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千年古鎮馬巷邁向現代化新區

千年古鎮馬巷邁向現代化新區

日期:2016/12/13 23:06:53      編輯:古建築紀錄

馬巷鎮區建設堅持“先兩邊後中間”的發展思路。(朱毅力 攝)

  進跨島發展戰略,全力加快島內外一體化和廈漳泉同城化。

  十八大的春風,讓翔安又一次舒展出新的生機。無論是古老的街市,還是塵土飛揚的新城建設戰場,都在雄渾激昂地奏響一支古鎮向現代化新區蛻變的交響曲。

  馬巷騰飛

  提升產業,拓展新城,千年古鎮馬巷迸發新的活力。

  今年1-10月,該鎮實現財政總收入46713.95萬元,比去年增加12725.74萬元,比增37.44%;累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86.758億元,同比增長116.27%;引進內外資企業417家,實際利用外資1026.27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9.3億元。

  城建

  “先兩邊後中間”

  舊鎮區旁高樓林立

  馬巷鎮政府,位於鎮區一座“不起眼”的辦公樓內。昨天是周一,馬巷鎮黨委書記蔡清發早早地來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緊張的工作。

  擺在他案頭的“功課”很多,其中,如何在今年最後一個月內在征地拆遷方面實現新突破,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不過,談起征地工作,許多馬巷建設者都引以為傲——截至目前,他們僅在工業區征地方面就“拿下”了2000多畝,完成今年征地任務的百分之九十多,這一數字,已經領跑全區。

  與征地拆遷同步推進的,是馬巷當前如火如荼的鎮區建設。昨日,記者注意到,馬巷鎮情況有些特殊:這裡不僅有福建省惟一設在鎮上的“城隍廟”,還有分爐遍布台灣各地的“池王宮”,以及至今還能聽到琅琅書聲的“舫山書院”……鎮區建設與舊街改造的關系如何協調,馬巷鎮的決策者做出了巧妙的選擇。

  這就是令外界矚目的“先兩邊後中間”的發展思路。以馬巷鎮古樸的舊鎮區為中心,在東面,“萬科金色悅城”、“錦繡翔安”等高檔小區已拔地而起,現代化農貿市場建設加快推進,高檔次的精品商業街初具雛形;看中未來的商業氛圍,SM等商業巨頭正邁出入駐的步伐;在西面,中駿“藍灣尚都”、特房“黎安小鎮”等樓盤廣受關注,馬巷中學、馬巷中心小學新校區已經啟用,同民醫院醫技大樓、閩南童謠文化活動中心、渡橋公園建設正抓緊建設。

  面對古鎮發生的迅速變化,蔡清發昨日難掩內心的激動。他說,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重在貫徹、貴在行動,接下來,該鎮還將深入研究落實十八大精神的思路和措施,他們只有以只爭朝夕、一抓到底的氣魄,才能切實把黨的十八大精神轉化為馬巷進一步崛起的強大動力和生動實踐。

  招商

  眾多名企加快入駐

  將引進新一批龍頭項目

  翔安大道西側,北起翔安北路,南至海翔大道。這塊南北總長約3.6公裡、總用地面積1.09平方公裡的土地,很快將因為“翔安企業總部會館”的烙印而吸引世界的眼球。

  翔安企業總部會館落戶馬巷,把馬巷鎮的招商引資工作再度強力推進。商業界人士認為,隨著將來翔安總部會館的落地、生根、發芽、結果,它不僅將成翔安的總部經濟區,同時還將成為廈漳泉金三角的總部經濟區,海峽西岸的總部經濟區。

  不久前,蔡清發率領招商團從四川攀枝花歸來。他們此次帶回的一個礦業項目,就將落戶翔安企業總部會館。據悉,今年以來,已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加快入駐馬巷的腳步。馬巷接下來也將圍繞主要產業集群,繼續開展產業鏈招商,引進新一批帶動力強的龍頭項目和上下游配套項目。

  不僅如此,馬巷轄內工業園區的隆隆機器聲,也不難讓外界感受到“工業強鎮”的發展脈絡。繼火炬產業園區、巷北工業片區、市頭片區一期之後,市頭二期企業全部入駐,市頭三期、火炬產業區七二五所項目也已全面拉開……

  民生

  啟動巷北路安置房建設

  明年將打通巷北路

  在馬巷鎮領導層的眼裡,民生保障永遠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話題。

  累計發放家電下鄉補貼90.28萬元,摩托車下鄉補貼47.08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4676人,參保率99.53%;參保人員自付醫療費用困難補助636人,250.6萬元;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新增514人,總數達4756人;全鎮農村發展用地項目規劃選址面積約1平方公裡……記者在馬巷鎮發現的這樣一組統計數據,直觀诠釋了今年該鎮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努力。

  說起民生保障,蔡清發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興奮地打開“話匣子”。記者了解到,馬巷鎮已經啟動巷北路安置房建設,2013年,打通巷北路,實施老街提升改造,加大老鎮區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便市民出行……

  文化

  舫山文化薪火傳

  池王香火兩岸香

  “穿越歷史的古街,走過樸實的老巷,千年古鎮,沐浴陽光綻新顏。舫山文化薪火傳,池王香火兩岸香,閩南童謠唱鄉情,神曲南音吟古今……”如今每逢清晨,馬巷晨起鍛煉的人們總能聽見《陽光下的新馬巷》、《歡天喜地馬巷人》等悅耳的歌聲。這些本土歌曲,不但激發人們熱愛馬巷、熱愛生活的情感,而且也表達出馬巷人民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熱情。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台。事實上,在長期的保護文化、傳承文化的歷程中,馬巷鎮黨委、政府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蔡清發看來,馬巷的物質文明在發展,精神文明也絕不能落後,而宣傳十八大精神,就是他們今後開展文化建設的一大重點。據了解,接下來,馬巷將以閩南童謠表演隊、老體協文藝宣傳隊、南音社等為載體,通過民俗舞蹈、歌曲演唱、小品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十八大精神走入千家萬戶。

  千年古鎮邁向現代化新市區,是時代交給這片熱土的一個歷史命題。借著十八大的暖風,馬巷前行的步履更加堅定,更加豪邁。

  【2012項目點擊】

  支柱產業

  全力深化提升以友達光電、廈門天馬微電子、冠捷科技為代表的光電產業,以ABB、許繼電氣、永紅電子、洪氏企業為代表的電工、電子產業,以路橋翔通、三航偉業、台亞塑膠為代表的建材產業,以天福茶葉、如意食品、興盛食品為代表的食品加工業,以中國貢香城為基地、舫昌佛具為龍頭的貢香產業等五大支柱產業。

  國內第一條5.5代低溫多晶硅(LTPS)TFT-LCD生產線,位於馬巷鎮的火炬(翔安)產業區內。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省、市重點項目“廈門天馬”去年5月動工,本月將試投產,明年4月一期工程將正式投產。

  “天馬”的落地,又一次體現出令外界矚目的“廈門速度”。整個項目力爭在2014年6月全面竣工,這將推動整個廈門光電產業再上新台階。

  交通網絡

  完成濱海東大道、翔安西路、324國道復線、新馬路、黎安路、西亭路建設,啟動海翔大道市政化改造二期工程,形成更加便捷、順暢的交通網絡。

  【人物原聲】

  馬巷鎮黨委書記蔡清發:

  馬巷鎮作為“閩南四大古鎮”之一,文化底蘊深厚,各項資源豐富。我們要用馬巷的“威風鑼鼓”、“巾帼戰鼓”吹響馬巷文化戰線的沖鋒號,打造馬巷名片,為20萬新老馬巷人的福祉不懈奮斗。

  馬巷鎮鎮長劉清樂:

  我們將繼續全力以赴推動火炬(翔安)產業區、翔安綜合工業園區(含市頭片區、汽車城片區和巷南片區)及重大片區的開發建設,下大力氣抓好濱海東大道、海翔大道及翔安西路、翔安北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在農村發展用地項目、百姓教育就業等重點民生保障工作上下工夫。(記者 王元晖  林瑞聲 蔡江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