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鎮、古街保護要傳承與創新結合
日期:2016/12/13 20:09:33   編輯:古建築紀錄古城、古鎮、古街如何在保持現狀與城市建設間維持平衡,成為近日在蘇州舉行的“文化創意與古城、古鎮、古街保護發展圓桌會議”上熱議的話題。
時尚生活中心集團總裁黃瀚泓曾是上海新天地總經理、8號橋創辦人,他認為,改造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建築,不能停留在地產開發上,創意要先行,首先要明確定位。“所有保護方案從一開始就必須是一個好的劇本。深入細致的調研既是對‘三古’資源的尊重,也是開發利用這些資源能夠成功的保障。很多人認為保護發展應該硬件先行,其實硬件必須為軟件服務。比如房地產開發在保護利用的思路中,只能是個載體,不能是最終目的。”上海田子坊創意產業園策劃人吳梅森將田子坊的成功歸納為 “文化為靈魂,旅游為載體,商業為基礎”。“2008年前,田子坊弄堂房每25平方米的月租是500元,現在已經到3.5萬元。居民們可以拿房租去付新房子首付了。 ”這樣的變化帶來居民對老城區改造的理解和支持。
同濟新媒體藝術國際中心主任王小慧以德國慕尼黑經驗為范本,指出“古城、古鎮、古街保護一定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既不能破壞傳統的東西,又要有創新,給傳統文化注入新的元素,才能讓‘三古’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意大利建築師Gen-naroDeAngelis認為,中國“三古”文化非常特別,本身有許多潛在的“故事”,不一定要創造“故事”。城市不要全是創意產業,必須先思考能給旅游者帶去什麼,傳統文化如何與商業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