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合肥三河古鎮

合肥三河古鎮

日期:2016/12/14 17:22:02      編輯:古建築紀錄

合肥三河古鎮

合肥三河古鎮

    三河鎮,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與舒城、廬江縣相鄰,有2500多年歷史,為肥西經濟重鎮。全鎮72平方公裡,7.3萬人口,其中鎮區4.71平方公裡,4萬人口。全鎮轄7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近年來,全鎮上下堅持“以旅游業為中心,以工業經濟和新農村建設為基本點”的工作思路不動搖,堅定發展信心,創新發展舉措,經濟建設取得快速發展,城鎮面貌日新月異,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先後被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示范點、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省小城鎮建設中心鎮、示范鎮,省環境優美鎮、衛生鎮,合肥市“十強”鎮等。

    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鎮內河環水繞,五裡長街,鎮外河網縱橫,圩堤交錯,具有“外環兩岸,中峙三州”的獨特地貌,歷來以其古老、秀麗、繁華而聞名遐迩,是鑲嵌在巢湖岸邊的一顆明珠。歷史上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賈雲集之地。有“裝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譽。

    三河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物阜民豐,境內名勝古跡眾多,歷史名人輩出。太平軍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戰擊敗清軍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至今仍留有當時的大本營、古城牆、古炮台等遺跡。李鴻章家糧倉、楊振寧客居地等保存完好;還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龍街”廬劇“小辭店”等傳說。

    三河,座落在巢湖岸畔,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位於安徽省城合肥至黃山、九華山的旅游黃金線上,距合肥35公裡,因環鎮而抱的豐樂河、杭埠河與流貫鎮內的小南河合而為一而得名。鎮內五裡長街,古建築飛檐翹壁,雕梁畫棟,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見證著三河所經歷的風雨歲月;鎮外,河湖環繞,稻花飄香,碧波萬裡,風光潋滟,一派“‘春秋’古鎮,皖中水鄉”的美麗風光,形成了“外環兩岸、中峙三洲”的獨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鄉古鎮,史稱“鵲渚”,是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安徽省最佳旅游鄉鎮,安徽省環境優美鎮,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推薦閱讀:

白龍潭裡古跡多

嶺南古村落——普寧泥溝村

南京地藏寺:城牆環古寺 都市好修行

廣東雷祖祠的現狀

合肥三河古鎮

合肥三河古鎮

    三河,以水鄉古鎮為特色。源於水,靈於水,活於水,盛於水,水是三河的靈魂。2900米小南河穿鎮而過,潺潺流淌,清澈見底,河上古橋橫跨,水中游船蕩漾,河邊垂柳拂水,岸上卻是古老的徽派建築群和百鋪相連的古大街,前門店鋪,後門碼頭,依河傍水,河街相連,再現了一幅現代的“清明上河圖”。

    三河鎮以水鄉古鎮為特色,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自古就有的古河,從古代流淌到今天;古河上有石橋,連接著記憶與夢想;走進古圩,則讓我們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風光;青石板上的古街巷,保留著歷史街區德肌理;古民居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形成少見的晚清建築群;古茶樓依堤傍水,荟萃了三河飲食文化的精華;曾經十分紅火的古廟台,缭繞著昔日的滄桑雲煙;太平軍遺下的兩段城牆,則給我們留下了古戰場的戰火痕跡。總之,三河八古,佐證和诠釋著三河的古老,給今天的游客增添了訪古探幽的雅興和情趣。

    非物質文化遺產,廬劇作為中國一個劇種,在江淮地區廣為流傳。三河是廬劇的發源地,廬劇的第一劇目——《小辭店》生活來源於三河,至今民間仍流傳著《小辭店》裡發生的纏綿純潔的愛情故事。

    三河民俗文化豐富多彩,體現了中國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節至元宵節期間,民間仍自發舉辦耍龍燈、鬧旱船、河蚌舞等活動,端午節時,人們做粽子、玩龍舟;中秋節仍玩火把;婚喪娶嫁,仍抬花轎、請“良玩”,保存著淳厚的民風。

    三河飲食,以徽派菜系為底蘊,融百家菜系之長,堪稱中國飲食的一大奇葩,聞名遐迩,傳統宴席—“八八席”、“八四席”,無不傳遞著久遠飲食文化的底蘊,“三河酥鴨”、“米粉蝦”、“豆腐面魚湯”等名菜無不展示水鄉的風韻,“三河小米餃”、“三河馬蹄酥”讓你回味無窮,還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藝品三河羽毛扇更讓人流連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謠《十大捨不得》:“一捨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捨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游覽三河,觀賞的是風景,感受的卻是厚重的歷史和文化;三河,這座鑲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鄉古鎮”獨特的魅力,笑迎四方賓朋。

推薦閱讀:

白龍潭裡古跡多

嶺南古村落——普寧泥溝村

南京地藏寺:城牆環古寺 都市好修行

廣東雷祖祠的現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