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南方六大古鎮 感受沉澱千年的古樸氣息
日期:2016/12/13 22:43:00   編輯:古建築紀錄
史建於1086年的周莊,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
周莊於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中國最有名的水鄉之一。周莊八景有全福曉鐘,指歸春望,周莊永慶庵,蚬江漁唱,南湖秋月,莊田落雁,東莊積雪等。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越角人家”之稱。
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
同裡隸屬江蘇省吳江市,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鎮區內始建於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數百處。
“川”字形的15條小河將小鎮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又將其連成一體,歷來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具有濃厚的自然和人文氣息。
南浔在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水鄉名鎮和旅游勝地。明萬歷年至清代中葉,鎮上的巨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黃狗”。
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浔半個鎮”之說。南浔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
烏鎮地處北端,西臨市,北接蘇州吳江市,是四大名鎮之一,是個具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曾名和青墩。
烏鎮是典型的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工程。
甪直(與“鹿直”同音),古名甫裡,是太湖流域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鎮外湖、蕩、潭、池星羅棋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甪直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眾多。吳越春秋時期,吳王阖闾建宮於南,吳王夫差建梧桐園於北。《甫裡志》中記載道:“阖闾浦,即阖闾離宮也,在甫裡西南”。
朱家角鎮位於青浦區中南部,緊靠。朱家角自成繁華市鎮後,文儒荟萃、人才輩出。其中有清代學者、御醫陳蓮舫、小說家、報業巨子席裕福、畫僧語石等,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朱家角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稱,1991年,被列為上海四大名鎮之一。鎮區36座,古樸典雅,9條長街臨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築,古風猶存。
木渎古鎮位於蘇州西郊靈巖山麓,依山而築,傍水而居,有“吳中第一鎮”之稱。景區名列太湖風景區十三個景區之首。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國園林古鎮。
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多處,其中虹飲山房是乾隆民間行宮,內有二十道清代聖旨,彌足珍貴。其幽雅的園林環境,脍炙人口的歷史傳說,為現代都市人提供了一個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閒的好去處。
光福鎮是江蘇歷史文化名鎮,它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島。光福的名勝古跡星羅棋布,人文資源又十分豐富。光福山水如畫,花果遍地,古詩譽之為“湖光山色,洞天福地”。
南朝梁大同年間九真太守捨宅為寺,取其“光福”兩字,故名。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積,為這裡增添了迷人的典故和神秘的傳說。
安昌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第一批公布的名鎮。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多次焚毀,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傳承了典型的特色,一依帶水,古樸典雅。
安昌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橋。每年的臘月風情節吸引了大量游人。
人傑地靈鳳凰
提起沈從文,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他的代表作《邊城》。想起《邊城》,人們似乎又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翠翠,想到那座依山傍水的小鎮。這個小鎮就在鳳凰古城,這座據說可能是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飛架於烏巢河深谷的石橋、水邊修建的小木屋等等。寧靜而悠遠的古鎮,樸實曠達的民風,充滿著民族特色的建築物,鳳凰古城不大,鳳凰縣也不大,但是這個地方很適合一個人出游,很適合一個人發呆。只要來過這裡,那份觸動會一直萦繞在心裡。因為在這裡,你會重新認識自己。地因人傳,人傑而地靈。文學巨匠沈從文的《邊城》,將他魂夢牽涉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蕩氣回腸,也將這座靜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