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鎮遠樓

鎮遠樓

日期:2016/12/14 17:25:20      編輯:古建築紀錄

    鎮遠樓,俗名鼓樓,又名靖遠樓,位於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鼓樓。是仿西安鐘樓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磚砌的壇上,台底寬32米,高9米,基座至樓頂30多米,樓為三層木構塔形,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典雅莊重,完全是中國民族形式的傳統建築。樓下有十字洞,通向東西南北,可以通過行人和小型車輛。洞門上方嵌刻著匾額,東"旭升",西"賈城",南"迎熏",北"鎮遠"。樓上四面懸有匾額:東"金城春雨",西"玉關曉月",南"祁連晴雪",北"居延古牧"。清順治四年(1647年),米喇印、丁國棟反抗清廷,曾因誘殺巡撫都御史張文衡,分巡西寧道林維造,鎮守總兵劉良臣,燒毀此樓。順治七年(1650年)重修。竣工後,亦懸額四面:"九重在望"、"萬國鹹賓"、"聲教四達"、"湖山一覽"。


    鎮遠樓於明正德二年(1523年)由都御史才寬負責興建,清康熙、乾隆、光緒年間曾數次維修。樓東南角懸有唐代銅鐘一口,鑄造工藝精湛,形體渾厚雄偉,鐘的外壁略呈黃色,又帶鐵青色。鐘高1.3米,直徑1.1米,上細下粗,略呈喇叭口形,下口六耳。鐘身有三層圖案,每層六格。上層其中三格為飛天。飛天頭戴花冠、袒上身、下著裙、赤腳、手捧花束,形象優美,頗似敦煌莫高窟壁畫中飛天的風格。中層亦六格,其中三格是朱雀、玄武。朱雀是長頸、長腿、長尾、展翅;玄武是長嘴、長尾、展翅,作奔走狀,下層為六格,其中三格為青龍白虎。這口大鐘鑄造用合金;六分其金,而錫居一,它既能承受重擊,又能產生宏亮的聲音,鐘聲可傳至金城的各個角落。樓上北側樹立重修甘州吊橋及鎮遠樓碑一塊,至今保存完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