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古寺 天下巨觀 亟待保護
日期:2016/12/14 17:29:39   編輯:古建築紀錄 有的鴻於氣勢磅礴,有的則勝於奇險精巧。山西大同渾源縣的懸空寺顯然是後一種的傑出代表。北魏王朝的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之要求所建的懸空寺,懸於北岳恆山峭壁1500年,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建築奇跡。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懸掛在北岳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下圖就是拍攝於恆山之上的恆山隧道入口前,距地60米的懸空寺在恆山面前顯得十分渺小,但走近後你會發現這個距地高度已經十分壯觀!
走到懸空寺腳下,唯有用仰視的心境和姿勢來感受這座曠世寺廟。山腳下的“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人李白留下的墨寶。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1633年游歷恆山並著《游恆山記》,贊譽懸空寺為“天下巨觀”。因此,在景區一旁也建有一“霞客亭”謹以紀念。
大同懸空寺是國內現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其實稱其為大同懸空寺還不足夠准確,應稱其為渾源懸空寺,因其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在查閱資料時發現,不出山西省,就在同屬大同市轄的廣靈縣也有一座小懸空寺(聖泉寺),也始建於北魏年間。真不愧應了坊間流傳的一句俗語: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
從山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峭壁中的懸空寺靠二十余根梁柱“支撐”,但實際上,懸空寺的“懸”並不是靠這些梁柱來實現,有的梁柱根本不受力,而是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配以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而撐。
因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之下,這使得古寺免受雨水沖刷,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加之歷朝歷代的修葺,寺內的彩色文飾保存得較為完好。
2010年12月,在《時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懸空寺與希臘米特奧拉修道院、意大利比薩斜塔等世界知名建築同列榜中。而我國的懸空寺要比比薩斜塔早上了600多年!
在距離懸空寺很近的山體一旁,曾有一處人工開鑿的隧道,據長輩講這寺下早前有鐵路穿過,為了減少振動帶來的影響,目前已廢棄。而隨著國內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如今又遇到一個新問題:每逢節假日,越來越多的游客匯集於此,給整個寺廟帶來了巨大的負荷。以下四張圖片是同事在清明小長假第二天所拍下的,參觀隊伍已經蜿蜒排到了山腳下,排隊三個多小時才進到寺內,寺內游人摩肩接踵,十分令人擔憂。據檢票的工作人員講,懸空寺有可能在明年將停止登寺參觀。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我在敦煌莫高窟游覽時聽到的消息,未來幾年後,莫高窟所有洞窟可能不再向普通游客開放,而是計劃在景區附近修建一座大型博物館以更好地保護這座世界遺產。倘真若如此,無法親身感觀將是一份無言的遺憾。
真心希望懸空寺的管理者能夠想出更多的人防技防手段進行更好的保護,讓千年懸空古寺傳奇永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