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高明寺——天台山十二古剎之一

高明寺——天台山十二古剎之一

日期:2016/12/14 17:25:36      編輯:古建築紀錄


    從智者塔院東下五裡,即高明寺。為智顗手創天台山十二古剎之一。 

    陳太建七年(575年),智顗初入天台,講《淨名經》於佛隴,忽風吹經飄,翩翩不下。即隨經所至,越五裡,風息經墜。其地峰巒秀發,清溪鑒心,遂營為淨居。五代後唐清泰三年(936年)建寺,號智者幽溪道場。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淨名寺。後改稱高明寺(因高明山得名)。 

    1926年,住持觀通將圮傾之地藏殿、鐘樓、天王殿重建,復其舊觀。寺內雍正"龍藏",大部保全。1981年,修復大殿,1982年重建鐘樓。1983年,國務院將高明寺列為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1987年以來,陸續修築觀音殿、放生池及山門外圍牆,寺貌煥然一新。寺宇依山建築,分3軸13院,有天王殿、地藏殿、方丈堂、藏經樓、西方殿、鐘樓等寺宇200余間。新鑄銅鐘,重達2.5噸,高1.96米,直徑1.48米,聲聞十裡之外。方丈堂中有楞嚴壇,為傳燈結侶行道遺跡。寺內外多名勝、碑刻、摩崖。西方殿壁嵌明萬歷年間董其昌所書《楞嚴海印三味壇儀碑記》。寺額"高明講寺"及大殿匾"大雄寶殿"為康有為書。寺東百步臨溪有圓通洞。寺東南有清涼橋。寺東摩崖"佛"字,直徑2丈余,筆力遒勁,為興慈和尚所書。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