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現30多個湖灣41個島嶼 重慶也有了"西湖"
日期:2016/12/13 21:13:39   編輯:古建築紀錄
漢豐湖末端的濕地景觀
開縣水位調節壩竣工,下閘蓄水試運行後,面積2倍於杭州西湖的開縣漢豐湖十分壯觀
市水利局介紹,5月25日,開縣水位調節壩工程已開始下閘蓄水試運行,重慶西湖———漢豐湖,隨著蓄水將逐步展現其美麗面貌。
開縣地處三峽水庫尾水回水區。開縣有一個三峽庫區面積最大的消落區,具有嚴重的生態隱患。修建開縣水位調節壩,可解決這一問題。該壩是我市第一個以工程形式綜合治理三峽水庫消落區污染的示范性水利工程,該工程總投資近3億元。
開縣水位調節壩主要通過“築壩圍湖”原理,減少消落區面積和落差,可基本消除消落區污染物的災害性影響。
水位調節壩下閘蓄水試運行後,面積2倍於杭州西湖的開縣漢豐湖,將出現30多個湖灣、41個島嶼,十分壯觀美麗。
圍繞漢豐湖,開縣已繪出了“靈動水城”的藍圖。水位調節壩壩頂采用牌坊、風雨廊橋等明清風格仿古建築進行深度包裝,將成為漢豐湖的核心景觀,是開縣的旅游亮點工程之一。
開縣還將以水位調節壩為依托,以已批復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為基礎,將風雨廊橋、濱湖公園、劉伯承紀念館、盛山十二景、文峰塔、烏楊古剎和環湖相關旅游項目作為重要景觀點,申報國家4A級水利風景區。
隨著蓄水量的增加,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到這裡觀光。為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開縣將在漢豐湖周邊觀景人群聚集點准備船只、救生衣、救生圈等救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