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古樸的村落裡有一個“生姓胡,死姓藍”的胡藍傳奇,豐厚的文物古跡,遠近聞名的美味茶干,賦予這個村落神秘傳色彩。這就是繁昌縣新港鎮。這裡不僅歷史遺跡濃厚,現代工業也是蒸蒸日上。蕪湖富鑫、安徽建華紛紛落戶於此。滄桑古跡盡顯歷史繁華,現代企業更讓新港如日方升。
現代企業促進經濟
新港依山傍水,水路交通便利,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很多大型企業選址的首選。蕪湖富鑫鋼鐵、安徽建華管樁等相繼落戶並開工建設。其中,安徽建華管樁由全球最大的管樁生產企業建華集團投資興建,屬於港資企業。07年落戶新港,08年籌建。投資9。5億港幣,一生產管樁為主,管樁中又以800-1400mm的大樁為主要產品。“這裡有山有水,構成我們生產的必要元素,”建華公司總經理助理黃鶴告訴記者。“我們公司總部在廣東中山,屬於密集型企業。雖然建在新港,但這裡的工人本地人只占到15%,這跟現在年輕人不遠在家門口打工的心裡有關,”黃鶴說,“我們公司非常注重人才,每年都會才能夠各地高校招聘,今年我們的就業基地從安師大、安財等學校招了會計、技術、營銷、行政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在公司一樓記者看到掛著“面試”牌子的會議室,裡面對面坐著兩位男士。“知人善用、善待人才是我們始終貫徹的目標,上無為,下有為,無為而治,”黃鶴告訴我們。
談到市場規模,黃鶴說到“建華公司是最大的預應力混泥土管樁生產公司,市場占有率超過32%,沿海北上,沿江西進是戰略目標,努力做到海路一體營銷模式。在越南成立了子公司是開啟國際化的篇章。”“你看不見我們,我們就在你腳下”是建華公司的廣告宣語,立志打造一支坦誠熱情,陽光簡單的隊伍。寧安高鐵、滬寧高速、三峽水利、方特歡樂世界、上海浦東機場都是建華公司的得意之作,充分顯示了該公司的科技含量和技術功能,不愧是行業的領頭羊。除了桂東宏大的陸地工廠,建華還擁有自己的碼頭,利用天然長江深水線建了進口泊位和粗裝碼頭,進口泊位主要用來運原材料,想沙子、鋼鐵等,粗裝碼頭主要是把成品運輸出去,形成秩序井然的海岸線操作。
人文關懷是這個公司無處不在的企業文化。“五號樓和六號樓是夫妻樓,專門為夫妻兩口子提供的宿捨,後面的就是單身樓,宿捨下面配有網吧、茶吧、小吃店、活動中心。我們從不拖欠員工的工資,工資福利也是蠻好的,”黃鶴說,“管樁技術日本是最成熟的,每年我們都會組織員工團隊去日本學習。”
文物古跡盡顯昔日繁榮
穿過一條僅容一人的狹長小巷,左右兩望是深長的街道,滿塵的歷史感。雖然大多數住戶的閉門的,略顯冷清,只有悠閒的老人家在玩撲克,但從門面牆上若隱若現的紅漆字裡不免看出這裡曾經的繁華。“理發店、百貨供應社、布點、交管站、豆腐坊”等等曾是這條街道上門庭若市的店鋪。但這裡地勢低窪,遇到江水上漲這裡就滿林水災,門檻上還殘存淹沒的水跡,久而久之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人們漸漸搬離,現在老街額常住人口只有400。
古家大屋是一處清代晚期古建築,雖然你多為斷壁殘垣,但還有一處保存完整至今仍住著人家。走進古家大屋,踏過青石板,邁過門檻。抬頭就看到一處天井,屋面置有明瓦,寬敞明亮。裡屋有兩位婦女正在摘菜,“這裡以前是歸國家所有,後來我們私人買下來了,我們就姓古,06年就搬過來了。由於前面的古屋,”古屋的女主人告訴記者。
同時,這裡也是文物的富藏地。“只要開山,都會發現大量的文物,”鎮書記劉瓊說,“去年10月25日,新港鎮新農村試驗區工地在施工時發現一古墓葬群。經文物考古工作人員分析鑒定,這是一處北宋時期的家族墓群,總長2。78米,寬3。35米,深約1。12米,由3座磚室墓組成,保存較為完整。目前境內已發現不可移動文物20多處。”
新港鎮隸屬繁昌縣,位於長江南岸,總面積近80平方公裡,其中鎮區面積5。8平方公裡,人口5。25萬人,下轄1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北頻長江,西接荻港、南至繁陽、東臨三山區。長江岸線長13公裡,擁有碼頭數十座,鎮區距蕪湖35公裡、距繁昌縣城17公裡。古為舊縣城,歷來為商賈雲集之地,素有繁昌“水上大門”之稱,水陸交通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