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徐州暫無緣大運河申遺:或因窯灣古鎮文保不力

徐州暫無緣大運河申遺:或因窯灣古鎮文保不力

日期:2016/12/13 18:53:41      編輯:古建築紀錄
徐州新沂窯灣古鎮未開發建設前的街景一角
徐州新沂窯灣古鎮未開發建設前的街景一角
  已建成並開放接待游客的窯灣古鎮,大量仿古建築布局整齊劃一,失去了原有風貌
已建成並開放接待游客的窯灣古鎮,大量仿古建築布局整齊劃一,失去了原有風貌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的“大運河”作為歷史文化遺產正式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江蘇省8個沿運城市中,6個城市都有遺產點入選,唯獨徐州和鎮江最終與之無緣,原因均為遺存缺失、文保不利。專家解釋,暫未入選不代表否認其遺產價值。

  文保缺失 徐州暫無緣運河遺產名錄

  自2006年沿運城市啟動運河申遺工作開始,徐州是最早的18個“元老級”運河城市之一,窯灣古鎮是該市唯一確定的申報遺產點;2007年國家文物局確定 由揚州來牽頭為大運河申遺時,窯灣古鎮在列;2008年大運河沿線擴大成35個申遺聯盟時,窯灣古鎮還在列;到了2013年年初,35個城市調整為27 個,江蘇的徐州市和鎮江市被剔除出局。

  徐州出局的原因,被專家解釋為大運河徐州段的文化遺產保護狀況不太理想。徐州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處長趙玉會認為,窯灣古鎮在最初的旅游開發中重建設,忽視了對文物的保護,在修復古建築中改變了一些古鎮原有的風貌,缺失了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從史料及相關文獻中可以看出,窯灣古鎮是京杭大運河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其歷史可上溯於春秋,建鎮於唐朝年,有1300多年歷史。“日過桅帆千桿,夜泊舟船 十裡”。初期古建築達8180間,鼎盛時一萬多間古建,九宮八卦規劃,十多座廟宇寺堂,故有“黃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稱。

  “人為的破壞是導致千年古鎮遺存缺失的主要原因。”窯灣古鎮保護研究處負責人張浩林認為,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和十年文革浩劫,是造成這座千年古鎮被嚴 重破壞的主要原因,“建國初期,由於當地政府沒有保護意識,把所有房產都收歸國有,後來又進行了私有化改造,絕大多數古建築分給了個人使用,個人在使用中 又進行了多次翻建改造,使得這些歷史遺存完全消失。”

  最初的建設沒有注重保護性開發,使古鎮錯失了真實性建設的機會。張浩林告訴記者,窯灣古鎮2008年動議開始建設,文物部門2010年才進駐,“此前由於 缺少文保方面的監管,古鎮在一期建設中部分修復的古建築確實出現了偏差,沒有注重保護,但後來就越來越重視了。”張浩林說,古鎮在開發建設之前,登記在冊 的文物保護住宅20余處,現在已按照“保持原風貌”的要求,修復了16處遺存。

  “從文物保護規則來講,歷史建築、名人故居等文物是不允許復建的,即便是被不可抗力毀掉了,遺跡可以保存,但不能再恢復重建,重建的就不再是歷史了。”張 浩林認為,現在的窯灣古鎮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或許能作為一個不錯的旅游景區,但由於現代氣息太濃,缺失了古鎮原有的歷史遺存,從文物保護的角度看,這或 許是其未能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主要原因。

  千年運河 文化遺產價值仍然重要

  作為“中國大運河”申遺的牽頭城市,揚州申遺辦副主任姜師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大運河是整體的,但是這次拿去申遺的點是片段的。江蘇段運河徐州有 200多公裡的河道、24個港口,還是很有價值的,雖然遺產點徐州沒有列入,但這並不會否定徐州運河遺產的價值。

  邳州市土山鎮原文化站站長王懷禮研究了大半輩子運河文化,“運河流經徐州200多公裡,也造就了窯灣和土山兩座歷史文化古城。”王懷禮告訴記者,徐州運河 沿線留下了很多文化古跡和歷史遺存,包括汴水故道、泗水故道、河清門遺址、廣運倉遺址、徐州三洪、干隆行宮、北洞山漢墓、荊山橋、中運河、良王城遺址等, “這些都是運河文明的遺產,它們在運河文化中同樣重要。”

  徐州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處長趙玉會也表示,盡管徐州錯失了申報名單,但是從文化遺產價值的角度看,徐州是絕對不能被忽視的一個重要節點。“徐州是歷史上汴 水、泗水和黃河的三水交匯處,白居易曾留下了'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的詞作,而黃河易泛濫影響漕運,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重治黃,干隆皇帝南巡 時就在徐州留下了行宮,以示重視。”

  張浩林說,窯灣古鎮在大運河的發展史上有它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文保特色,世界遺產中不可能沒有窯灣。有專家表示,世界文化遺產中還有一個擴展項目制,作為中 國運河關鍵性的節點地區,徐州雖然此次沒有入選,但可以通過進一步的改善和努力,等到保護工作做到位了,仍然有機會擴展為世界文化遺產。

  網友熱議 申遺文保要多傾聽普通民眾意見

  自得知窯灣古鎮落選而使得徐州暫無緣運河申遺後,一個多月來徐州當地普通民眾也是熱議不斷。新沂市退休教師陳方延最近在他居住的小區開起了免費的“補習 班”,“窯灣是新沂的,也是徐州的,同時更是中國大運河的遺產,我們以前沒注重保護,但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還不算晚。”采訪中陳老師告訴記者,他得知窯灣 落選後很難過,但看到身邊很多人並不關心此事他更難過。

  討論更為激烈的是在網上。有網友整理出了“窯灣無緣大運河申遺原因剖析”,供大家在網上討論。網友“不解之緣”認為,當地政府既然請東南大學做了保護規 劃,就應該嚴格按照規劃來做,可是卻偏偏畫蛇添足地亂搞亂建,是鼠目寸光的開發行為毀了這座運河徐州段上最重要的歷史遺跡。

  也有網友認為,窯灣沒評上在情理之中,開發前是古鎮,走進古街若白發蒼蒼老翁,而立於運河邊的高大古城牆寫盡這座繁華古鎮的滄桑,老運河味道足。現在是新 古鎮,而且是修舊如新,淹沒了那幾座經典大運河古味的遺跡,而且越建越大,這哪裡還是當年古鎮,簡直就是一座仿古新城。

  還有網友表示,2008年以來,大家都說對窯灣的開發是保護性開發,其實這幾年只開發沒保護,甚至連保護的意識都沒有。未開發前窯灣有古建築813間,現 在屈指可數,不會超過30間。已經談不到原真性和完整性了。該網友認為新建一個古鎮容易,但保護一個古鎮卻很不容易。

  多數網友認為,在這件事上,管理者要能容得下批評,聽聽群眾的意見是好事,雖然這種批評有失偏頗,“徐州境內運河,就數邳州占的比例最大,邳州運河沿岸,我們呼吁了多次,都得不到重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