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觸摸燦爛的文化遺產:懸崖上的小鎮昆卡

觸摸燦爛的文化遺產:懸崖上的小鎮昆卡

日期:2016/12/13 23:34:47      編輯:古建築紀錄

    昆卡,抽象,純真,它是白銀的顏色,是潇灑的巖石,是發現和遺忘--正如愛情一般;它立體,中世紀,優雅而斷腸。
    這是西班牙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卡米洛·何塞·塞拉筆下的昆卡。回來之後時時想起這句話,立體,中世紀,優雅而斷腸。可能確實是昆卡最好的注解。
    來到昆卡,就好像穿越歲月風煙走進了西班牙的歷史。我們住在由16世紀的修道院改建而成的古堡酒店;在昆卡古城的地標——懸空之屋、同時也是昆卡最著名的餐廳用餐;夜晚就著昏暗的燈光在古城散步,不小心路過一片玻璃地面,就會被告知這是古墓穴原址;那些門前站著客人的酒館、小店都是古跡改建而成……這便是昆卡,在這裡,人類遺產不是用來靜靜塵封與遠遠觀賞,而是參與日復一日真實而瑣碎的生活。不乏商業,但卻無限貼近歷史與回憶。因為深知成就了今日的那些如煙往事,是每個人心中最溫柔的眷戀,所以盡力珍惜與保留。
    到過昆卡之後,難免會聯想到我們的文化遺產,如何傾情參與,賦予新的傳奇,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國內並非沒有成功案例。香港( 路線 )歷史地標Hullett House酒店是香港前水警總部,如今雖然身在繁華的尖沙咀,卻依然保留著那份寧靜遙遠。澳門聖地亞哥古堡酒店,是17世紀為抵御外來侵略而建造的炮台,如今成了澳門下午茶的最佳去處。兩者都沒有電梯,均只有十來間客房,均售價不菲。這些充滿歲月痕跡的建築,曾經見證過無數風雲際會。它們在時間的流光中沉默無語,卻承載了最珍貴的城市記憶。
    然而大部分時間,我們的歷史被用來轉換為商業價值。“北京的後海,傳承著帝王將相的貴氣。上海的外灘,寄托著萬國朝宗的夢想。廣州( 酒店 )的長堤,寫滿了風雲際會的傳奇。”這段貌似珍視歷史的文字卻是我當年為地產商而寫的,為了證明這些地段如何珍貴。我們向往有歷史的空間,然而不是將其塵封,便是將它無限商業化。昆卡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一度聽說開平碉樓意欲將其中一棟改建為古堡酒店,若執行者能前往西班牙學習取經,在珍惜歷史保留文化的基礎上完成一次優化改造,我們的歷史遺產也有可能煥發新的生命力。
    立體的昆卡 懸崖上的小鎮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昆卡古城中心區,拍照時正是西班牙人的下午茶時分,可以延續到下午4點,這段時間商店也會打烊,因為老板要來喝下午。 
    提及昆卡,不得不提的一個詞便是:懸崖上的小鎮。這一特質從我們所入住的古堡酒店看過去更為明顯,一座長長的鐵制懸橋連通酒店和古城,順著斜坡上去,就能近距離接觸這些古建築了。走過懸橋今夕何夕的感慨開始更為強烈:灰白色的石頭牆壁混合著懸崖的土黃色,沉澱的是一段數千年的歷史,蔚藍的天空幾乎是此地唯一可見的明艷色彩,感覺自己好像突然走進蒼茫歷史中。

昆卡的聖周充滿中世紀氛圍,名副其實的歷史遺產之城

昆卡的聖周充滿中世紀氛圍,名副其實的歷史遺產之城

    每個人的第一印象不外乎如此:一排錯落有致的房屋,長在幾乎同色的垂直的懸崖之上,身後是湛藍的天空,腳下是萬丈深淵,再也沒有比這更立體的城市了。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昆卡的地標,空中懸屋Casas Colgadas建於14世紀,昔日皇家別墅現是美術館和城中著名餐廳
    昆卡最著名的地標,也是一棟懸空的小樓,始建於14世紀,是當時的皇家別墅,位於絕壁頂上,陽台伸到了峽谷外面,看上去搖搖欲墜。懸屋如今是古城的美術館和城中最著名的餐廳,只提供晚餐,並且需要提前預訂。
    在昆卡,能深刻地感受這是人類城市與原始純真的大自然交織融為一體的完美典范,加上政府與市民對古城的完美保護,昆卡得以以其獨特的姿態與風貌,成為人類遺產城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