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古鎮將再現後溪 近3萬件文物供游客觀賞
日期:2016/12/13 22:24:39   編輯:古建築紀錄廈門商報訊 (記者 謝祯 通訊員 林小芬)“集美區後溪鎮城內村將打造為閩台(集美)民俗文化古鎮,屆時博物館、展覽館、游客中心等一應俱全,近3萬件文物供游客觀賞,今年年底將對外開放。”福建收藏家協會廈門分會名譽會長洪明章昨日興奮地對記者透露。
自今年3月起,洪明章就著手租賃城內村百棟閩南古厝,打造閩台(集美)民俗文化古鎮。古鎮景區涵蓋海峽兩岸博物館、僑鄉文化館、閩南民俗博物館、中國茶文化館、地方戲劇文化館、漁村文化館、民間宗教文化館、老電影博物館等多元項目,將有近3萬件的民俗文物供於展覽。
按照規劃,古鎮將建有“吃、喝、玩、樂”為一體的配套設施。同時,以“廈門金門門對門,後溪平溪溪望溪”為主題,將定期舉辦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活動,發揚傳統文化,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並帶動集美旅游發展。
後溪城內村始建於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目前城內有居民1500多人,較為完整的閩南古厝100多幢,其中有較為罕見的五落大厝,村中有9棵百年老榕樹,還有烽火台遺跡,更有300多年歷史的涉台文物點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