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零陵古城”打造為永州旅游的發動機
日期:2016/12/13 18:52:50   編輯:古建築紀錄
一、打造“零陵古城”,其勢已成,其時已至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推動旅游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注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注重文化傳承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湖南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要求,不斷提升旅游國際化水平和產品核心競爭力,力爭到2015年全省的旅游總收入3600億以上,達到全省GDP的14%以上,真正把旅游業建設成湖南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普惠性民生產業、先導性綠色產業。
永州是湖南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國唯一與廣東、廣西接壤的地區。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明確把永州作為100—200萬人口的大城市來規劃,商務部將永州確定為“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永州是唯一同時進入湖南旅游強省規劃“一帶(湘江旅游經濟帶)一圈(大湘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市州,永州柳子廟-陽明山列入湖南十大國內旅游著名培育品牌。新一屆永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永州發展旅游的龍頭在零陵,把“零陵古城”作為永州旅游的“發動機”,帶動整個永州旅游的大提升、大發展。2014年,零陵區與中國文化旅游古鎮運營專家——北京偉光匯通文化旅游投資公司簽訂“零陵古城”項目,“養在深閨”的“零陵古城”將以怎樣的面目示世,令人期待。
二、學習借鑒山西大同古城、岳陽樓新景區建設經驗
見賢思齊,最好的學習是借鑒。現山西太原市長耿彥波2008年任大同市長時,主持氣勢恢宏的“古城再造”工程(其中包括修復周長6.5公裡的城牆),按照建築學家梁思成、陳占祥於上世紀50年代為北京城市發展所做的規劃,走上“一軸雙城、分開發展,新舊兩利、傳承文脈”的復興之路。4年時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風貌重現,“蝶變”發展,著力實現文化興城、名城、富城的夙願。中國著名的民俗文化學者馮骥才評論道:“耿彥波的成功之處,是他一方面將這些歷史遺存很好地保護起來,一方面又把它們開發為一種具有長遠意義和巨大效應的旅游資源。他把這兩方面結合得很好,達到了互動與雙贏。”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2004年主政岳陽時,決策加快建設岳陽樓新景區,建成“彰顯古城風貌,襯托樓湖風光”的“民心”、“名城”工程。短短3年時間,恢復重建後的岳州古城牆巍然矗立在洞庭湖畔,與洞庭湖氣象萬千的恢宏氣勢、博大空曠的湖光山色互相輝襯。岳陽樓新景區將景區面積由原來的73畝擴至650多畝,新增了30多個景點,形成了建築、湖泊、園林、景觀、商業、文化的一次完美融合,成為岳陽一道靓麗的風景線,帶動了整個旅游業和第三產業的大發展。山西大同古城、岳陽樓新景區成功實現了旅游業發展的“聚核效應”、“點睛效應”、“品牌效應”。
三、核心是沿潇水恢復重建古城牆,再現“不池而深,雉堞天峻”的名城風貌
古城建設,城牆是表,城池是裡;沒有“表”,不成“裡”。零陵西邊是潇水,東邊是東山。歷史上基本是靠山依水建城,特別是西邊的護城河以潇水為塹,七條城門有四條在潇水河邊,從南到北依次是太平門、小西門、大西門、潇湘門。與之對應的是四個老碼頭。這種格局渾然天成,在全中國也屬罕見。可以想象,如果恢復重建沿潇水北至東風大橋(可將東風大橋進行仿古改造),南至小菜園路的古城牆、城樓、城門,一座氣勢巍峨、“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關而固”的零陵古城雛形即現,從河西柳子街看過去,該是怎樣一幅壯麗恢弘的視覺影像!同時,充分挖掘古城牆及其周邊歷史文化,把每段古城牆都打造成一個文化旅游的子品牌,使得每一段古城牆都有一個鮮明的文化主題,提高主題游覽價值。所以說,沿潇水恢復重建古城牆是打造零陵古城的畫龍點睛之筆,盤活全局的妙手,撬動旅游發展的支點。在此基礎上,加上修復的東門城門及其沿線城牆,部分恢復郡、府、縣舊址,保護修繕正大街、北正街、後街、府正街、新街、文星街等歷史文化街區,高山寺、武廟、文廟、“零陵三亭”、鼓樓、鎮永樓、張浚故居、懷素故居等歷史文物古跡,形成名勝古建築群,則零陵古城名副其實,成為推動永州旅游盡快見效、後發趕超的龍頭和發動機名至實歸。
四、確立“漢郡宋都,潇湘名城”的歷史定位和建設目標
據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稱:零陵是我國夏代以前出現的34處重要古地名之一。漢武帝元鼎六年始置零陵郡,為湖南四大古郡之一,零陵古城堪稱“中國最古老的郡府”。並且潇水湘江相匯於市區萍島,“潇湘夜雨”為宋代“潇湘八景”第一景,零陵是當之無愧的潇湘源頭第一古城。中國“八景”、“十景”之濫觞,始於“潇湘八景”——可以說,這裡還是中國風景名勝排行榜之源。零陵古城在南宋景定年間達到巅峰,遠觀“女牆雲矗,雉堞天峻”,裡城嚴嚴翼翼,官捨民闾鱗次栉比,俨然都會氣象。據統計,當時零陵宋城的規模形制,在荊湖南路,除長沙城外,其他州郡均無法相比。因此,恢復重建零陵古城,首先應當確立“漢郡宋都,潇湘名城”的歷史定位和建設目標。幸運的是,零陵古城一直為歷代郡、道、路、府、州所在地。古城牆雖然大部分於建國以來陸續被拆除,但風骨猶存。九裡城牆基保存尚好,古城舊有路網格局仍舊分明,歷史街區分布與建築保留了較濃郁的歷史風貌,稍加修復整理,古城輪廓便可顯現,打造零陵古城,就歷史、規模、形制、留存、文物而言,在湖南省內具有較大的唯一性、排他性,如果建設、策劃、宣傳、營銷得當,短時間內便可聲名鵲起,華彩蝶變,大幅提高永州的知名度、美譽度,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載體,提升永州城市競爭力、吸引國內外經濟要素的“金招牌”。
五、組建高規格的建設領導小組和專家咨詢小組
老大難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中國著名的古建築文化“泰斗”鄭孝燮說:“要想切實保護好歷史遺產,光有‘有識之士’不行,還得靠‘有識之官’,就是既掌握決策權,又對保護文化遺產有充分認識的政府官員。”打造零陵古城,要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決心和“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智慧。永州旅游要後發趕超、後來居上,必須以非常規的思路、非常規的舉措來實現非常規的發展。市裡要成立零陵古城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應由市委書記或市長擔任,負責零陵古城建設的宏觀指導和具體協調。零陵區要成立區委書記或區長掛帥、有關行政職能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零陵古城建設委員會,對接偉光匯通公司,負責古城建設的工作實施。要把打造零陵古城當作永州一個超大建設項目來對待,作為中心城市建設和永州旅游發展的“書記(市長)工程”、民心工程、發展工程。要有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建設進度要細化到年度和月份,工作責任要明確到個人。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考核機制,獎優罰劣,嚴格兌現。同時,從國家、省、市、區聘請了有關專家學者,組建專家咨詢小組,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和專家聯系指導制。在“建新如舊、修舊如舊”的原則下,做到“四個堅持”:堅持沒有歷史依據不設計,沒有專家論證不開工,堅持文化遺產屬於哪個朝代,按哪個朝代的營造法式進行重大修繕、重修復建,堅持在修繕、重修、復建中,保存原來的建築形制、原來的建築結構、原來的建築材料、原來的工藝技術,堅持新舊渾然一體,保持中國傳統建築整體性的完美。
六、加快完善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
旅游發展已經進入大品牌、大信息、大流通時代,永州應以零陵古城為龍頭,完善與之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旅游城市中心、休閒品牌城市。文化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抓好零陵古城景區,以懷素書文化、文武廟、高山寺為主的東山景區,以柳宗元文化為主的柳子景區,潇湘古鎮(萍島)景區,賢水河周家大院景區等中心城市旅游設施建設,同時抓好舜文化、理學文化、女書文化、瑤文化、佛文化等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環境良好、文化深厚、特色突出的旅游景點,打造永州歷史文化和生態旅游精品線路。遠期考慮將雙牌撤縣設區,將陽明山景區打造為中心城市一城(零陵古城)一山(陽明山)的重點景區。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建設景區間專用旅游公路,零陵至雙牌207國道要按照一級公路標准改造;加快推進永州—新寧高速公路建設,形成桂林山水、新寧崀山、零陵古城、南岳衡山大旅游圈;創造條件建設永州至郴州城際鐵路,構建永州旅游發展大循環、大流通的格局。
國際新聞聯盟中國城市頻道 中國規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