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之中國第一長古橋詠歎調
日期:2016/12/14 17:17:58   編輯:古建築紀錄古橋
泉州在唐宋時期是閩南、粵東地區進京的必由之路,當時洛陽江上只有船渡。每逢大潮,客商常常翻入江中。當地人為了祈求萬無一失地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過往客商和泉州百姓都盼著能在這裡修建一座大石橋可工程浩大,耗資千萬,除了官府,誰也無法完成這個願望。
自幼生長在福建的翰林學士蔡襄有感於此,力請回家鄉做官,可皇帝都以避嫌為由,不予應允。蔡襄苦思冥想,生出一計:身為當時天下第一書法家的他,用一幅字換得皇上身邊的太監做一件事,就是允許他把“蔡襄回鄉,修橋安邦”八個字用蜂蜜寫在崇政殿前的芭蕉葉上,上面不久就沾滿了螞蟻。仁宗皇帝上朝時看了,大為驚奇,便以為這是天意,於是先封蔡襄為福建路轉運使(東南財稅局局長),後讓他做泉州太守,蔡襄從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花了整整7年時間,耗掉銀子1400萬兩,才將這座跨江連海的大橋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