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北京八大處各處寺廟古建大修

北京八大處各處寺廟古建大修

日期:2016/12/14 17:29:24      編輯:古建築紀錄

    2014年4月15日訊,今天上午,記者從北京西山八大處景區管委員獲悉:再過兩三年的時間,西山八大處公園內的古建大修將完成。風景區的面貌將煥然一新。目前,三、六、七處大修已進入驗收階段,下一步二、五、八處的大修將擇期進行。

    七處寶珠洞敞亭

    七處牌樓

    三處大雄寶殿西配殿修繕中

    六處香界寺山門殿修繕中


    據悉,三、六、七處古建大修工程自去年6月開始。在游客人身安全,且不影響游客正常游覽的情況下,修繕工程順利進行。本月下旬,修繕工程將結束。修繕後的古建景點,待經過驗收後,將對游客開放。

    大修:34座大殿殿座挑頂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八大處公園,三處的三山庵、六處的香界寺和七處的寶珠洞各大古建築已粉飾一新,磨磚對縫的青磚牆面和灰色的瓦頂,朱漆的廊柱,還有廊檐間的花鳥圖案的彩繪……在七處寶珠洞的觀音殿內,幾名工人正在鋪金磚。一位工人告訴記者,工程已掃尾,再有幾天他們就撤出了。

    工程負責人介紹,八大處三、六、七處為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於10多年來未進行過大規模整體修繕,各處均出現屋面漏雨、油漆彩繪脫落、木結構糟朽,牆體開裂等安全隱患。尤其是前年的“7.21”特大暴雨,加劇了對部分殿宇的損損,由此修繕各處寺院迫在眉睫。



    此外修繕包括殿座34處,古建築面積達1935平方米,全部采取挑頂大修,還有油飾彩畫、木裝修、地面鋪裝、山道兩側維護牆體等。其中,三處三山庵為大雄寶殿、山門殿等七個殿座,香界寺的圓通寶殿、天王殿等1至4進院共十七個殿座,以及寶珠洞的觀音殿、關帝廟等十個殿座。


    施工人員采用修舊如舊的方式。在大修過程中,專家發現,有部分建築上的少量瓦頂,彩繪,在此前的中小修中,並不符合原有的規制。例如,灰瓦采用的是機器制造的瓦,彩繪的用料配方有誤等,在此次修繕過程中全部進行了更換。

    此外,在六處香界寺大雄寶殿修繕時,專家發現室外的彩繪雖然有些陳舊,但保存完好,不必重繪。經過論證後,只對此處的彩繪進行了除塵等清理工序。

    工程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進行二、五、八處的大修。再有兩到三年,八大處公園將有非常大的變化。

    難點:運料換小車搭馬道

    工程負責人介紹,此次大修異常的順利,唯一的難點就是運料。三處在山下,大卡車可以開到工地。可六處和七處在山頂,大卡車只能行駛到離六處200多米遠的冰川遺址,再往前,山坡有40多度,幾噸重的卡車根本上不去。所有的砂石、磚瓦、木料,都要卸下來分三批換小車拉上去。這樣的運料工序,每隔一個月就要進行一次。

    在修繕七處阿彌陀殿時,還遇到了一個運料的小難題。雖然在山後,小車運料可以開到寺前,但如果從寶珠洞的正門觀音殿進料,就會影響游客參觀。為此,施工方在阿彌陀殿的東牆外的半山腰上搭了一座馬道。100多米長的馬道從山坡上“飛”跨入牆內,保證了施工,又不影響游覽。

    麻煩:數百工人每天爬山

    “我們在八大處修廟,不但干了活兒,還鍛煉了身體。”聽到一位工人這麼講,還真讓人莫名其妙。公園負責人解釋,在八大處公園內,不但古建多,而且樹木也多。為保證安全,不管施工多晚,所有工人必需撤到園外休息。

    所以,每天,上百名的施工人員都在在凌晨5點多就往山上爬,每天往返的山路要達1個多小時。有時趕上運料、倒料,半夜裡他們就要上山等,非常辛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