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泸溪縣浦市經開區推進古鎮保護促旅游開發紀實

泸溪縣浦市經開區推進古鎮保護促旅游開發紀實

日期:2016/12/13 18:52:47      編輯:古建築紀錄
    深秋十月,記者走進泸溪縣浦市鎮,漫步在浦市古鎮的大街小巷,評讀青石板上刻畫的歷史印記,讓人思緒放飛;泛舟悠悠沅江,欣賞山水畫卷,品鑒荷花清香,令人陶醉;古香古色的特色民居建築與一望無際的田園和山水相依,叫人心曠神怡……

  浦市鎮位於泸溪縣南端,沅水中游西岸,總面積134.71平方公裡,總人口6.8萬人,享有“湘西四大古鎮”之首和“小南京”的美譽,一條青石板鋪成的蜿蜒古驿道把浦市古鎮與鳳凰古城緊緊相連。

  2008年“浦市發現”被列為湖南省考古十大發現第二位;2010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湖南省旅游重點鎮,目前正積極申報國家AAA級景區。辰河高腔、踏虎鑿花、浦市古建築技藝、苗族數紗被列為國家和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巖門古堡寨、高山坪古驿道和50棟古民居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浦市古民居建築群已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群——巖門古堡寨巷道布網、戶戶貫通,形成一道道攻防兼備的堡寨防御理念,高山坪古驿道是中國南方“水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全國迄今保護最完好的驿道之一。

  近年來,該縣把浦市古鎮修繕作為打造泸溪縣文化生態旅游和改善民生的一項工程,加快推進浦市古鎮改造,彰顯厚重的歷史文化特色,進一步提升古鎮形象。為保護性修繕古鎮和文化旅游開發解決具體問題。今年該縣斥資2000萬元用於“兩線五點”、游客服務中心和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河街一線磚房貼磚仿古和太平街一線磚房包木改造工程。河街一線全長2050米,改造磚房143棟整體仿古效果初步顯現。太平街總長246米,需包木改造磚房30棟,犁頭嘴至余家弄長150米,需包木仿古改造的磚房有12棟,共需改造42棟,9月底已完成包木仿古25棟,開工在建10多棟,太平街木商鋪一條街成型。全面啟動大碼頭至十字街閘門段磚房仿古改造,目前開工在建15棟,11月底可完成該段30多棟磚房仿古改造。

  該縣實施省保古院落修繕,重點修復陸軍監獄、萬壽宮、李家祠堂、吉家大院,將其打造成為浦市古鎮重點旅游景點,9月以來相繼啟動了3處省保古院落修繕,可望年底完成萬壽宮的修復工作。同時實施古鎮街道管網改造工程。投資1200萬元,主要對古鎮保護區內排污管道進行改造、三線管網入地埋藏和街道巷弄鋪設青石板,使得保護區的排污設施進一步完善,環境衛生更加整潔,人居環境極大改善。

  目前已經完成太平街、中正街青石板鋪設,完成十字街、河街和大部分巷弄排污管道鋪設、三線管網入地及混凝土路面恢復。在推進“兩線”仿古改造的同時,浦市經開區管委會積極鼓勵和引導非省保歷史建築修繕和新建房仿古改造。今年引導修繕歷史建築20棟,新建房仿古80棟,完成新建房仿古改造40棟,審批在建19棟。

  美麗古鎮,美好前景。浦市,這座沅水中游的千年古鎮,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煥發出勃勃生機。今年3月初啟動210畝荷花園建設,完成觀賞蓮藕的種植,荷花長勢良好,荷花園位於浦市吉家頭,田園風光十分優美,游客絡繹不絕。目前,正在啟動荷花園觀光棧道、涼亭、溝渠和圍欄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浦市經開區以開發旅游景點為切入點,加快浦市游客中心和停車場建設工程,結合浦市鎮公租房小區建設及白浦辰公路改造工程,游客中心和停車場規劃面積200畝,其中游客中心規劃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停車場停車位248個,規劃周邊商業、會所、餐飲等配套設施,走以古鎮開發帶動旅游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路。

  隨著古鎮仿古修繕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浦市鄉村田園休閒游升溫,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和歷史文化三大特色旅游已形成。

  “浦市就是一杯米酒,初來乍到,很難為之所動。但若長居,必會醉倒,醉得你就像踏著了前世的煙塵。”一位生於斯、長於斯的長者張掀,一語道出了古鎮的魅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