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戰國年間的水器―匜

東漢時期的青銅裝飾品—四個下棋人
本月起在法國的“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推出了長達3個月之久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展覽。出自神秘收藏家的百余件中國青銅器的精品代表作首次亮相巴黎,吸引了眾多對中國歷史文化和文物感興趣的巴黎市民前來參觀。
這次展覽是“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年度大展,名為《古代中國瑰寶——玫茵堂藏青銅禮器》。 展覽分八個展廳,一共展出了從二裡頭文化到西漢時期的一百多件中國青銅器。其中,第一個展廳的文物最早追溯到公元前十九世紀,也就是距今有3800年歷史的二裡頭文明時期,其中包括尖狀流槽、三個尖足的—爵和角等飲酒器具。第二到第八個展廳則分別以古代天子祭禮、家宴、市井生活、征戰、皇室藏品幾個系列為主題,展出了商朝、西周,這個青銅器鼎盛發展時期的大量青銅器的代表作品。例如商朝青銅器的最重要的代表—鼎、盛水的容器—盤;西周時期的盛酒器皿—觥、春秋戰國時期的盛放谷物的容器—敦和水器—匜等。藏品種類齊全、保存完好,再現了中國早在數千年前高度發展的青銅器文明。
吉美博物館館長德·貝爾農表示,在歐洲大陸尚處於蠻荒時代,中國就發展出了輝煌燦爛的文明,這次展覽是一次向中國古文明的致敬。
東周時期我國北方的主要食器—一套四個圓鼎
這次展出的一百多件青銅器全部出自國際著名的收藏館“玫茵堂”。收藏界的人對這個名字肯定不會陌生, 它專門收藏高等級的歷史文物,尤其是以收藏中國明、清時期頂級的青花、粉彩瓷器而聞名世界。這個收藏館的主人在業界更是充滿了神秘色彩,他們是一對出生在菲律賓的瑞士收藏家—如今九十多歲高齡的斯蒂芬和他已去世的兄弟吉爾伯特﹒欲利。 兩人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開始購買中國藝術品。 二人將六十年來經營的收藏館命名為“玫茵堂”,這個名字既是他們在瑞士家鄉一個地名的音譯,也意味著“玫瑰花叢中的殿堂”。此次在巴黎吉美亞洲博物館的展覽是玫茵堂珍藏的青銅器文物首次大規模公諸於世的展覽。
這次中國古代青銅器展覽從3月13號起一直到6月10號。 展覽期間,吉美博物館還將陸續舉辦“中國先秦祖先崇拜”、“商周王朝歷史”、“禮器的使用和圖像研究”等講座及電影放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