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縣政協調研臨淮關古鎮保護工作
日期:2016/12/13 20:02:30   編輯:古建築紀錄8月20日,鳳陽縣領導高有才、陳永慶、汪國玲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到臨淮關鎮調研古鎮保護工作。縣文廣新局、旅游局、建設局和臨淮關鎮負責人陪同調研。
臨淮關是歷史悠久的古鎮,門類眾多,文化遺產內涵豐富。這些歷史遺跡都展現了歷史上淮河流域不同時期的時代風貌和文化斷面,構成了臨淮關獨特的文化生態,傳承著無形的歷史文脈。調研組實地考察了鐘離古城遺址、濠州城舊址、古渡口遺址、臨淮門遺址,廣運橋遺址、濠梁驿、淮寧橋遺址。
實地調研後,調研組召開了臨淮關古鎮保護座談會。會議聽取了臨淮關鎮關於古鎮保護和開發工作的匯報,縣文廣新局、旅游局就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作專題發言。座談會上,委員們結合各自感悟,紛紛建言獻策,表達對臨淮關文物保護的迫切心情,希望臨淮關鎮結合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摸清古鎮保護家底,進一步完善保護規劃,確定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內容,為古鎮保護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高有才、陳永慶分別對臨淮關古鎮保護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相關單位部門要堅持高度負責的態度,高標准、嚴要求地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臨淮關古鎮,要通過科學規劃,把臨淮關古鎮打造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充分彰顯臨淮關古色古香的歷史風貌。
汪國玲指出,要通過調研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從今後發展的高度,科學開發利用歷史人文景觀資源,著力保護和修復重點文物古跡;要成立專門組織,規劃先行,積極申報創建省級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和文物保護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協作,幫助臨淮關鎮完成文物古跡保護工作;要制定方案,具體指導古鎮古城保護實施步驟;要開放思想,建設上把應該由社會和市場發揮作用的事情真正交給社會和市場;要吸引民間資金的投入,通過文化旅游事業的開發利用帶動當地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