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阿育王塔
日期:2016/12/14 17:28:17   編輯:古建築紀錄 江蘇蘇北地區建塔最早、塔高第一的海清寺阿育王塔,俗稱“唐王塔”,雄渾凝重令人贊歎,而更令人驚歎的是它千年不倒的奇跡。
塔,原是南亞次大陸所建的一種墳。古天竺佛教徒將“釋迦牟尼真身捨利、阿育王靈牙”等供奉在內。“阿育”是譯音,“無憂無慮”之意。
花果山下的阿育王塔、是歷史上由千人資建的寶塔,遠看比山矮,近看比山高,有穿雲之勢。
塔齡已近千年
海清寺塔相傳為唐明尉遲恭所建。但據塔的第五層東南面砌的碑文記載,此塔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1023),竣於天聖九年(1032),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它是江蘇北部現存歷史最早塔體最高的一座浮屠,與河北定縣料敵塔僅時代相當,而且結構相似,專家譽之為“南北二巨構。”
海清寺塔原建在千年古剎——海清寺正殿前。明《隆慶海州志》描述它:“峻宇修廊、萬山環拱、浮屠九級、矗兀層霄”。可以想見當年的建築規模和氣勢。舊日的海清寺早就無影無蹤了,而海清寺塔卻歷經千年風雨,依舊聳立在孫悟空“老家”——花果山,有人形容它:“上觀似從天而降,回徹清霄;下看似從地湧成,寶堂連海。”
歷經地震不倒
江蘇省現存古塔列入《江蘇文物古跡通覽》名錄的有70余座,但不少是早期毀壞後代重修的。能夠從始建到現在仍然舊貌未改的,存世數量極少,海清寺塔便是其中一個,它經受過歷史上大小18次地震的考驗,因而被列入國家文物局古建築抗震能力研究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