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蘇州王洗馬巷萬宅

蘇州王洗馬巷萬宅

日期:2016/12/14 19:12:31      編輯:古建園林

萬宅位於蘇州古城西部王洗馬巷內,清光緒年間由河道總督任道镕所建,民國初年歸富商萬氏。
萬宅是典型的園林宅第,在《蘇州市志》的“古典園林”章節中,萬宅與拙政園、留園等27座名園並列其中,在《蘇州市志》的“宅第民居”章節中,又將其列入19處典型古宅民居之一。《蘇州市志》將萬宅分別列入兩章節中,是絕無僅有的,這也說明萬宅在蘇州園林宅第中的地位。

王洗馬巷是一條千年古巷,萬宅就藏在小巷深處,現有房屋建築面積2340平方米,是一座中型宅園。萬宅為前院後宅布局,進大門右拐,即達花園。花園中部有墨池一方,蘇州造園池岸一般采用曲折的手法,而墨池卻做成正方形,如此規則的池塘,並不使人感到呆板,池岸邊有著多變的亭、榭、廊,水榭臨池巧架,池東曲廊環繞,池北古樹參天,亭角飄逸,站在池邊,可把人的視線引向曲折的庭院深處,感受到庭院內多變的空間。花籃廳在園西北是全國雕刻最精美的廳堂,花籃廳構架由扁作五界回頂、菱角一枝香軒、鶴頸一枝香軒和鶴頸軒四部分組成,梁枋全部精雕細刻各式花卉,堪稱姑蘇城內首屈一指。墨池東南的書齋庭院是萬宅之精華,多篇古典園林論著對書齋庭院作過介紹。書齋掩藏於綠蔭之中,四周置槅窗、欄窗,梁架雕刻精致,庭院內堆土成阜,小亭翼然,花台散芬,湖石假山怪石嶙峋,爬山廊因勢而上,山徑磐石穿洞而下,掛樹、紫薇、海棠、木香等花木散植其間,石筍錯落有致,庭院面積不大,然迂回而有層次,景觀疏密相間,堪稱書房庭院典范。書齋庭院北側,為一琴室小院,環境尤為清幽。


轎廳往西原是全宅正廳,稱“藹慶堂”,全楠木建造,極為華麗,後被拆除改造為一幢居民樓。從轎廳沿備弄北行,可達後院生活居住區,有五開間堂樓及內廳(樓廳)各一座,內廳前有“受福宜孝”磚雕門樓,兩座樓廳,建築體量大,居住空間寬敞,在蘇州古民居中也是少見的。
萬宅在上世紀50年代房產公私合營後散為民居。小墨池被填,建築殘敗不堪。近年來,由民營投資商搬遷原居民,在原址上恢復了小墨池,並按照香山古建工藝和章法進行修復,歷經三年多,現已名花有主。萬宅將重新煥發她蘇派庭院建築精巧高雅的秀姿。萬宅有幸。她也可以作為一個民營資本成為投資保護利用蘇州古民居的一個有益嘗試。

墨池東南的書齋庭院是萬宅之精華,書齋掩藏於綠蔭之中。齋前小院,略有花木,清靜雅致。文人對讀書環境要求甚高,因為其是他們之精神聖地。書齋之外,蝶鬧蜂喧,從紗窗透進庭前花草的芬芳和室內書香匯合,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夏日,庭前蟬聲聒耳,濃蔭蔽地,檐前垂著斑竹堂簾,則清涼無暑,室中木香四溢,也使書香倍增。冬日陽光滿屋,盆梅水仙的清香配合書香經久不散。


蜿蜒迂回的曲廊沿園牆“隨形而變,依勢而曲”,在整片粉牆的襯托下,猶如一幅清新、淡雅的彩墨畫,又似波瀾靜靜流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