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重慶寧廠古鎮“遺世獨立”

重慶寧廠古鎮“遺世獨立”

日期:2016/12/14 17:40:48      編輯:古建園林

古鎮“遺世獨立”

    鹽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5000多年前,陝西、四川、湖北等地依靠著一條“鹽馬古道”運輸食鹽,而來源地——重慶巫溪寧廠古鎮現今已是一座“遺世獨立”於縣城之外的歷史文化遺址,淡看著世間滄海桑田的變化,寵辱不驚。

    寧廠古鎮,重慶市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被稱“人類最早發現的地面鹽區”,有5000多年的制鹽史。遠古時期是“不績不驚,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的人間樂土。當地人不紡織卻有衣服穿,不種莊稼卻有糧食吃,因為自然給了取之不盡的寶藏——鹽泉。傳說先秦時代,有獵人袁氏追逐鹿到此地,鹿忽然不見,只見一個洞口,清泉湧出,袁氏口渴飲水,發現水味極鹹,知道為一口鹽泉。消息傳出後,人們取水熬鹽,大寧廠便成為中國最早的制鹽地之一,有過“一泉流白玉,萬裡走黃金”、“吳蜀之貨,鹹荟於此”的輝煌。

    歷史的變遷從不因一時的鼎盛加以照拂,鹽泉依舊噴湧,制鹽業卻不再繁榮,昔日制鹽場地也只能讓人們想象當初的盛況。大部分人已舉家外遷,只留緊鎖的木門與古老的舊宅訴說著曾經的輝煌,幾戶老人居留於此守著時代傳下的祖宅。寧廠而今已完成保護規劃,將用它最真實的面貌向世人訴說一個千年古鎮的歷史故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