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小巧精致十笏園(圖)

小巧精致十笏園(圖)

日期:2016/12/14 17:38:04      編輯:古建園林

小巧精致十笏園

    提到山東濰坊,大家不約而同會說起風筝。不過,你可知,在濰坊鬧市區中隱藏著一處極有特點的古典園林十笏園,單聽名字就頗有意味。以十笏命名,寓意典雅。十笏園始建於明代,清末被濰縣首富丁善寶購得。正如丁善寶在其自撰的《十笏園記》中所說:“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園,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十笏園占地面積小,在兩千平方米的地面上,共有大小建築物24處,房屋67間。假山、池塘、曲橋、回廊、亭榭、書齋、客房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緊湊而不擁擠。這小園中的精妙之處,值得游客細細體味。 

    小園匯南北園林特色於一體,整體上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築風格,藏書之所“硯香樓”與宴客之所“十笏草堂”南北相對,形成一條中軸線,但耳房間數、大小不一,打破了嚴格的對稱。 

    走進花園,一池湖水將四周的景致串成一體,賦予南方園林的靈氣。東側疊石堆成假山,登上假山上的“蔚秀亭”,全園風光盡收眼底。穿過回廊曲橋,走進湖中的“四照亭”,倚身美人靠,可見樓台廊亭,橋曲朱欄,碧池掩映,鸢飛魚躍的景致。北方園林中的小亭,多建於水邊,而此亭采用南方園林水景處理的手法,立於湖心,像拙政園的中島一般。湖東北處建有一船舫,遠看恰似游艇泊岸,起錨解纜。船舫南面有“漪岚亭”三面臨水,亭旁豎有一塊玲珑湖石,形態奇特,上中下三孔並列,上題“十笏園”三字。池西南角,有一茅草亭名曰“小滄浪”。它與拙政園的小滄浪都源於《孟子·離婁上》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小亭紅柱不經斧斫,木瘤可見,屋頂為草頂,亭內置一圓石幾,透出天然去雕飾的淳樸風格。 

    古建專家陳從周在其專著《說園》中題詩贊十笏園:“北國小園,能饒水石之勝者,以此為最。” 

    十笏園以獨具一格的景致,吸引了歷代名流荟萃於此。硯香樓珍藏有鄭板橋、金農等著名書畫家的真跡碑刻90余方。康有為曾游此園,題詩一首:峻嶺寒松蔭薜蘿,芳池水石立紅荷。我來桑下幾三宿,畢至群賢主客多。 

    置身十笏園如在畫中,令人心曠神怡。游人不多,反而可靜下心慢慢品味。它小巧精致卻不張揚,能千裡尋訪至此的游人,必定把它當成了恬淡養心的世外桃源。

推薦閱讀:

陽邏老街拆遷 明代柳夫人墓完好保存

埃及沙漠地下墓穴發現800萬條木乃伊狗

江蘇天目湖

安徽釋迦寺:已經消逝的千年古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