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李家山村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李家山村

日期:2016/12/14 17:53:27      編輯:古建園林

李家山村所在的山西呂梁地區

李家山村所在的山西呂梁地區窯洞

窯洞

黃土高坡上的村宅

黃土高坡上的村宅

    李家山村位於山西臨縣啧口古鎮以南3公裡處,隱於大山深處,空靈幽雅。著名畫家吳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風時,驚呼這裡像“漢墓”,他說:從外部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

山村中的田園之樂

山村中的田園之樂

李家山村的小廟

李家山村的小廟

陡峭斜坡上高聳的民居

陡峭斜坡上高聳的民居

農家

農家

    相傳最早因有李姓人家在此開荒落戶,故名李家山。後有山東、河南逃荒的人來此定居。現在村裡以張、何、李、齊姓氏人家居多。李氏家族經世代繁衍,到清朝中葉已成大戶。時值碛口商阜繁榮,李家也插足於商業。據相關資料,當時李家山有東西兩大財主,東財主李登祥,人稱祥財主,在碛口開的“德合店”、“萬盛永”;西財主李德峰,在碛口開的“三和厚”。此兩家財路亨通、日進斗銀。有了錢,就逐漸開始大動土木。他們請來風水先生觀看,見李家山村有兩條向南流的小溝,在村南匯合,注入黃河,兩溝之間的山形似鳳凰頭,左右兩山則是鳳翼了。東財主家在鳳身上修建,西財主家在鳳的右翼上修建,鳳的左翼依然是舊村。東西財主好像在暗暗較量,在幾百米約40度的高山坡上,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依山就勢,高下疊置,從溝到頂,多達九層,其造型不同,風格迥異。

推薦閱讀:

仙市古鎮 時光凝固的美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郭洞村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南社村

朱家峪:江北第一古村

依山而建的宅院

依山而建的宅院

宅院門

宅院門

    李家山村的建築均以水磨磚對縫砌築,磚、木、石雕及精美匾額比比皆是。建築形式多以磚拱頂(窯洞)明柱廈檐四合院為主,且依山坐樓。側房、馬棚多為一潑水和雙潑水硬山頂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條石砌稜,用塊石鋪面。水路布局合理,溝心卷洞,送出村外。

裝飾

裝飾

典型的李家山民居

典型的李家山民居

    現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來院,400多孔(間)住捨,居住著220多戶人家,760多口人。西面清代建築群,多為李姓居住,雖有一些破破爛爛,卻還基本保存完好。鳳的左翼溝裡,依然還稱舊村或小村,住著陳、崔兩姓人家,他們說在李姓遷來之前,這裡叫陳家灣。小村和大村相比,建築風格完全是兩個天地。小村至今還有人住著獨門獨窗的土窯洞,有人說他們還在過著原始穴居生活,就住房而言,一點兒也不誇張。另外村子裡多以土窯接口,石拱窯洞,磚瓦建築是很少見的。

坡上的一戶人家

坡上的一戶人家

遠觀李家山

遠觀李家山

山村遠景

山村遠景

    李家山村民居的形態在八種以上,這些無論是豪華的清代建築群,還是穴居生活的土窯洞,都無一例外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正如專家們說,這裡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蘊藏著豐厚的黃土民俗和黃河文化。

推薦閱讀:

仙市古鎮 時光凝固的美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郭洞村

“探寶中國古村落”之南社村

朱家峪:江北第一古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