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桃源銅仁的佛教名山“梵淨山”
日期:2016/12/14 17:51:51   編輯:古建園林銅仁梵淨山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也許你去過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但也許你沒曾聽說也許也沒去過,被譽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梵淨山,在神奇的大西南,武陵山脈中部,在多彩的貴州,有這樣一塊神秘而又美麗的淨土——梵天淨土•桃源銅仁,等著你來玩!
從佛教名山梵淨山,流出兩條江,一條叫大江,一條叫小江,兩江穿山越谷,在銅仁城中匯合形成了錦江。就在三江匯流的地方,一巨大巖石突兀江心,成為銅仁的中流砥柱——銅巖,巖上供奉“儒、釋、道”鼻祖: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尊銅像,銅仁的歷史淵源由此而起,銅仁因此而得名“銅人”。又因三位鼻祖的教義宗旨均以“仁”為核心,遂改名為銅仁。
銅仁,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3℃-17.5℃。位於貴州省的東部,有苗、侗、土家、仡佬、回、布依、蒙古等2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0.55%。是貴州省轄九個地級市州之一,素有“黔東門戶”之稱。銅仁地處武陵山脈中部,緊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重慶市秀山縣,地區范圍內有烏江連接兩地。因其高原山水、曲徑通幽的獨特魅力,而被美譽為“桃源銅仁”。
錦江發源於梵淨山,由於上游沒有任何污染,所以是中國南方最美麗最潔淨的河流。放眼望去,兩岸山青草綠,麥黃花紅,美麗異常,錦江河在這裡一直蜿蜒向東,進入湖南後匯入沅江,進入洞庭。2000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就是在這條河的下游漂泊流浪,並寫下了著名的《九歌》、《離騷》。他在《九歌》中寫道“沅有芷兮澧有蘭”,意思是說沅水這條從貴州東部流出的河啊,兩岸開滿了芷花,香氣在兩岸彌漫。循著這些花的香氣溯流而上,就一定會來到來到美麗的桃源銅仁城武陵之顛、名岳之宗的梵淨山。他對沅水上游這塊最神奇的土地——梵天淨土,總是保持著最深的熱愛和最浪漫的幻想,總是那麼一往情深。
在中國號稱桃花源的很多,但是只有與梵淨山相伴的桃花源才是真正的世外仙境。桃花源地處梵淨山北麓,有一條小溪引導我們前行,路狹窄而崎岖,桃花開滿小溪兩岸,我們沿著小溪前行,只見大山阻隔,常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感覺,但路轉水曲,又有小路在大山的縫隙中延伸,由於有懸崖雜樹遮蔽,光影灰暗,就如進入山洞一般,前行不久,就進入了梵淨山中的河谷小平原,這裡有村寨、田園、池塘、竹林、桑園、雞犬之聲相聞。這就是陶淵明心中的桃花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桃花源,人類身心最後棲息的桃花源!
大明邊城旅游一景
兩條出自梵淨山的河流在這兒合流蜿蜒東去,把銅仁城切割成若干個半島,而十余座橋梁又把銅仁城連成一個整體。歷史上對銅仁的評價就有"黔中各郡邑,獨美於銅仁",意思是說貴州的城市中啊,只有銅仁最漂亮。
如果你從銅仁最繁華的西門出發,下西門碼頭登上彩船順流而下,美麗無雙的具有江南水鄉景觀的小城風光便展現在你面前,這就是有名的銅仁十裡錦江畫廊浏覽區,明清的文人們將這些景點稱為錦江十二景,分別是南岳飛泉、兩江春色、東山樓閣、雲彩江聲、金鱗戲水、漁梁夜月、玉屏晴雪等。這些景點都在錦江兩岸,當您乘船浏覽錦江,一路江風習習,兩岸美景美不勝收。如果說錦江是掛在銅仁頸上的項鏈,那麼這些景觀就是項鏈上的一顆顆璀璨的寶石。
銅仁市主要旅游景點:梵淨山·石阡溫泉群·大明邊城(3個4A級景區);石阡堯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松桃苗王城·石阡樓上古寨·萬山國家礦山公園·銅仁雲林仙境·思南郝家灣·沿河南莊·印江團龍(8個國家3A級景區);九龍洞·烏江山峽百裡畫廊·石阡溫泉群(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梵淨山·沿河麻陽河(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阡萬壽宮·萬山汞礦遺址·東山古建築群·寨英村古建築群·思唐古建築群·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貴州烏江喀斯特國家地質公園·周逸群烈士故居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石阡紅二、六方面軍紀念碑·石阡鴛鴦湖(國內最大的鴛鴦湖)·東山樓閣·長壽村等。
梵淨山位於中國貴州銅仁市的江口縣、印江自治縣、松桃自治縣交界處,為武陵山脈主峰,海拔2572米。梵淨山(MountFanjing)原名“三山谷”,乃“武陵正源,名岳之宗”,是全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是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有世界最大彌勒金佛在此,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梵淨山山勢高峻,山體龐大,形成了“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垂直氣候特點和動植物分布帶,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並孑遺著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其中,梵淨山“國寶”級的珍稀動植物以黔金絲猴和珙桐最具代表性。黔金絲猴為梵淨山所特有,其數量比大熊貓還少,被譽為“世界獨生子”。珙桐則是恐龍時代的古老植物,曾廣泛分布於北溫帶,後由於地質與氣候變遷,珙桐在地球上幾乎消失殆盡,但在梵淨山地區,至今仍有十余片大面積的珙桐分布。每當春未夏初,奇特而美麗的珙桐花紛紛開放,仿佛群群白鶴翩飛於林間。這種中國特有的古老植物被外國人命名為“中國鴿子花”,譽之為“北溫帶最美麗的花朵”,被作為名貴觀賞植物移植到歐洲。進入景區完全找不著人工景色的痕跡,紅雲金頂、萬米睡佛、“蘑菇石”、“萬卷書”……是一道道景觀目不暇接、心馳神往。曾榮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正在申報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
以梵淨山為代表的真山真水,自然景點(區)數不勝數,但開放的銅仁正以熱情飽滿的熱情迎接來自五洲四海的客人。
銅仁市碧江區城區一角
山是銅仁的根,水是銅仁的魂,錦江孕育了銅仁——仁義之城。這是一個被山懷抱的城市,一個被水滋潤的城市。穿城而過的錦江孕育著這方美麗富饒的土地,將城市裝扮得如詩如畫。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畫中”的水墨山水畫卷伴著千年流淌不息的錦江徐徐展開。由亞太環境保護協會APEPA中國委員會、香港中國城市研究院CUI等機構聯合舉辦的第三屆(2009)中華100大生態親水美景口碑金榜,貴州省銅仁市十裡錦江入選十佳。
銅仁市是雲貴高原連接東部沿海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湘黔鐵路、株六鐵路復線、渝懷鐵路過境我市四個縣、區。銅仁鳳凰機場先後開通貴陽、廣州、北京航線。杭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貴陽至銅仁的高速公路已全線開通,東出湖南長沙、西進省城貴陽更為便捷。自駕游,從貴州省省會貴陽到銅仁僅需4小時左右,湖南省會長沙到銅仁僅需6小時左右,廣西桂林到銅仁僅需8小時左右,重慶到銅仁僅需5小時左右,交通發達便捷。
自從2011年11月,國務院下發國函〔2011〕131號文件,批復同意撤銷銅仁地區,設立地級銅仁市。同年,國務院批復《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後,開發武陵山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2年,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自此,銅仁迎來了新的大開發、大發展的好時期。
屈原的描寫總是那麼美好和神奇。陶淵明的桃花源總是哪麼神秘和夢幻,務實的銅仁人正以自已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頭腦,清晰的發展思路,飽滿的熱情,打造這顆綠色寶石,讓武脈山脈上的這顆金色大佛珠光芒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