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千年廬陵:贛派桃花源

千年廬陵:贛派桃花源

日期:2016/12/14 17:38:12      編輯:古建園林

    廬陵古村落群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其中最有名的算是流坑村和渼陂古村。流坑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距縣城38公裡,渼陂古村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東南部,離城區30公裡。流坑、渼陂讓人第一次見識真正意義上的贛派民居,領略到贛地古樸、蒼涼的風貌。 

    “千古第一村” 


    流坑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三面江水繞流,四周青山環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歷到流坑村時說:“其處寰繞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至今這裡仍保存著明代建築(含遺址)19處,清代建築250多處。 

    當進入流坑村的時候,首先迎接游客的是寫著“千古第一村”的牌坊,兩邊刻著“人傑”“地靈”4個大字。現在的流坑村也被譽為“千古第一村”,是歷史古跡的活化石。而稱之為“第一”,絕不僅僅是由於其占地之廣、人口之多、家族之大、延續之久,流坑還是一個集古代歷史、建築、藝術和民俗為一體的內涵豐富的古文化博物館,有明清住宅260余棟,祠堂50座,26座牌坊樓閣。 

推薦閱讀:

山東膠州漢墓挖掘收獲大 提出大串王莽錢

重慶主城發現舊石器遺址 10歲女孩挖到首塊實物

南京西善橋百畝山丘驚現36座古墓大多為六朝古墓

維爾紐斯歷史中心



    踏著幽深的卵石小路,置身在古舊的青磚灰瓦之中,感受著流坑曾經的輝煌和現在的滄桑,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動漾於心中。“七橫一縱”是流坑總體布局。七條橫巷,貫穿東西;一條縱巷,穿行南北。各大小巷又有若干小巷相連,曲幽相通。 

    流坑的住宅建築,青磚灰瓦、樸實素雅,民居有高峻的馬頭牆,各巷道均以鵝卵石鋪路。大宗祠遺址因為曾經受到大火的肆虐,如今只剩下了5根石柱,看著面前的殘垣斷壁,明顯地感受到了如同圓明園一般的淒涼和滄桑。在村中漫步,經過了一片樟樹林,眼前豁然開朗,烏江水在靜靜地流淌。一座石橋連接了對面的小山丘,山上有一新建的亭子,站在那裡,可以俯瞰整個古村,炊煙升起之時,寧靜的古村顯得一派生機盎然。 

    一路行走在古村中,發現當地的村民非常淳樸,白天基本不關門,隨時都可以走進去參觀,他們還非常樂意回答游客的問題,給游客講解村裡的故事。這裡的古宅屬於贛派建築,大多缺乏修繕,顯得滿目滄桑。村中有一龍湖,湖上建有一座風雨廊,現在卻成了賣菜的集市。 

    “廬陵文化第一村” 

    明清一般民居細致精美。古村群渼陂共有583棟民居,明清的就有367棟,歷經風雨滄桑,卻仍保留著眾多精美細致的木雕、屏雕、石雕、磚雕、灰塑、描金、彩繪、墨繪等,鵝卵石道路,青石板街巷,基本都是保持了明清的格局。書院、儒商、歷史遺跡、建築藝術、紅色文化……構成了現在的“廬陵文化第一村”渼陂。渼陂始建於南宋初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古村芗峰東立,象嶺西護,瑤山南聳,富水北流,山抱水環。面積約1平方公裡,布局錯落有致。 

    渼陂村建築類型較全,以民屋、宗祠、店鋪、書院和牌坊為主。村裡有28口大大小小的池塘,據說這跟天上的28星宿有關,更為叫絕的是每口池塘下邊都有水道相連相通,在不同的季節自動調節每一口水塘的水位。具體是否真有28口不得而知,在狹窄的巷子裡行走,倒是經常眼前豁然一亮,眾屋捧月似的出來一口池塘,砌邊的石板和青磚一看就知道年頭不短,青綠的苔藓襯托著碧綠的池水,也相映成輝。 

    渼陂如今已失去了當年的繁華,取而代之的是綠樹遍布,古樟成蔭,掩映於綠蔭叢中的渼陂,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田園風光,讓久居鬧市的人流連忘返。渼陂的隽秀雕刻、悠悠古街、獨特民居、淳樸民風和偉烈宗祠,吸引了許多電影攝制組前來,像《山重水復》、《決裂》、《閃閃的紅星》、《井岡山》等中很多鏡頭就取景於此。 

    穿過鵝卵石鋪就的小巷,來到當初拍攝《閃閃的紅星》的900米古街上,街頭看不到街尾——古街的整體呈S形,路面兩邊用鵝卵石,中間以青石板縱向鋪就,據說是為了給馬車行走方便而設計。現在的古街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商業氛圍,留下的是寧靜。在古街之上,還居住著一些當地的老人。午後,老人們就在門口曬曬太陽,聊聊家常,狗狗貓咪們也偷懶在太陽下或享受著太陽的溫暖,或時而仰望著天空,似在想象著古街以外的世界,小雞們也一群群地在石板之上的青苔間找著小蟲。偶爾一群游人經過,小狗極其不情願地從路中間起身,慢悠悠地讓開,似乎偶爾來往的游人打擾了它們的那份寧靜閒適。漫步於古街之上,仿若在做一個悠長的夢,周圍沒有喧囂浮華,有的只是古街在歲月流逝中滄桑的歎息。

推薦閱讀:

山東膠州漢墓挖掘收獲大 提出大串王莽錢

重慶主城發現舊石器遺址 10歲女孩挖到首塊實物

南京西善橋百畝山丘驚現36座古墓大多為六朝古墓

維爾紐斯歷史中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