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汾城古建築群,山西襄汾還有這麼牛的地方!
日期:2016/12/14 11:00:16   編輯:古建園林汾城古建築群位於襄汾縣西南汾城鎮中,距襄汾縣城公裡。汾城古建築群是古太平縣城的主要建築,太平縣創建於唐貞觀七年(公元633年),現存建築有:
城隍廟位於鎮之西北(古太平縣城西北),創建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636年),現存建築為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所建。廟內山門、戲台、獻殿、大殿、鐘鼓樓、廂房、配殿等均保存完好。
文廟位於鎮之西北(古太平縣城西北),城隍廟之東南。創建於唐,元代至元六年重建,明清兩代屢有修葺。現存主要建築有:影壁、棂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等。
縣衙大堂位於鎮之東南(古太平縣城東南),創建於唐,原為鄂公帥府,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毀於大地震,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修。
社稷廟位於鎮之西南(古太平縣城西南),創建於明洪武年間,清嘉慶、道光屢。有修葺。現存主要建築有獻殿、大殿、鐘鼓樓等。
洪濟橋位於鎮之西北(古太平縣城西北),創建於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4年),清乾隆年間將廊橋木柱易為石柱,民國九年修繕。橋為東西向石砌單券單孔,橋面上設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式廊房。
商鋪有三座,分別位於鎮中古街和洪濟橋東。古街中的兩座商鋪緊緊相連,坐東向西,南側商鋪面闊五間二層,為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的遺構。北側商鋪為面闊三間二層的藥鋪,名為“世德堂”,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二層直棂窗、梁架結構均保存完好,洪濟橋東商鋪為面闊五間二層,建築年代不詳,但為清代遺構無疑。尤其是其一、二的門窗仍保存完整。
民居,主要為為文廟東北側的五氏知府宅第和城隍廟東側李氏民宅。王氏知府宅第為明萬歷年間的建築(公元1573——1620年)。該院落為一進四合院式結構,正房坐西向東,面闊三間進深三椽懸山頂式建築;與正房相對的西面為一間懸山頂式的垂花門樓,南北為面闊三間前檐硬山頂式建築。城隍廟東側民居建築年代不詳,但從建築風格上判斷為清代建築無疑。現存一進院落,坐北向南,正房面闊三間,進深三椽,懸山頂式建築。
關帝廟位於鎮之東南(古太平縣城東南),縣衙大堂東南側。創建年代不詳,現為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的遺構。面闊五間,進深六椽歇山頂式建築。前檐歇山頂式廊為明清時期後築。
城牆為創建年代不詳,西城牆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重築,現存城牆約1000米,高7.4米,寬5米。
學前塔,創建年代不詳,但從建築風格上分析為明清磚塔無疑。塔平面八邊空心,九層,高21.5米。
汾城古建築群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
汾城文廟大成門
汾城文廟
汾城文廟
汾城洪濟橋
汾城城隍廟
(來源:微信公眾號“丁陶大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