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重慶十大最美古鎮

重慶十大最美古鎮

日期:2016/12/14 17:52:16      編輯:古建園林

    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千年歷史鑄就了重慶的巴渝文化底蘊,那一條條石板街,一座座吊腳樓,就是重慶這座城市久遠歷史和記憶的見證。

    經過歷時3個月的評選,磁器口、龔灘、路孔、金刀峽、雙江、名山、豐盛、文峰、松溉、長壽古鎮入選重慶十大最美古鎮。

    1、龔灘古鎮

    龔灘古鎮位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坐落於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的烏江東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鎮。

    古鎮現存長約三公裡的石板街、150余堵別具一格的封火牆、200多個古樸幽靜的四合院、50多座形態各異的吊腳樓、獨具地方特色,是國內保存完好且頗具規模的明清建築群。專家學者考察後認為,龔灘古鎮可與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鎮媲美。

    龔灘古鎮青石板街青幽如玉,串連全鎮,街邊是古香古色、臨崖高挑的木制吊樓;是訪古、獵奇、探險的理想景區。烏江干流龔灘至萬木段,全長60余公裡,包括龔灘、清泉兩個古鎮及烏江一級支流阿蓬江龔灘至大河口段,堪稱烏江畫廊之精華。

    2、涞灘古

    涞灘古鎮其實應該叫涞灘古寨,距今已200多年,走過深排如何走進一幅泛黃的老照片,去尋找一種飄在空氣中還有點潮濕的故事。聽當地人介紹,從鹹豐年間建成後,為了防范太平軍入川和李、藍起義,同治年間涞灘進行了一次浩大的加固維修,建成了環繞著整個古寨的石頭砌成的防御設施,直至今天這道石頭城牆依然可見其堅固,足以鑒證當年那一段歷史。涞灘寨占地0.25平方公裡,四座城門呈十字對稱,寨牆全部是半米多長的條石砌成,十分堅固。而塞內還保存著200米的青石板街道,400余間清代民居。眼光穿過時光的隧道,回到清鹹豐年間,由於傍著渠江,仗著舟揖之利,床灘還是個著名的水碼頭,有水便能引來商,當時的涞灘寨商賈雲集,街市興旺,十分繁華,依山而築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斷,是盛極一時的風水寶地。

    3、龍潭古鎮

    龍潭鎮位於重慶市酉陽縣東南部,距縣城30公裡。因鎮上兩個氽水潭,形似形似"龍眼",常積水成潭故名"龍潭"。面積7.2平方公裡,是3.5萬土家、苗族、漢族等民族聚居地。清雍正13年,(1735)被一場大火燒毀,才遷往龍潭河(古稱湄書河)旁重建。憑借龍潭河、酉水河之便,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集鎮,古稱:龍潭貨、龔灘錢。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今仍保存有距今已200多年的石板老街、四合院、封火牆是其獨特的建築。鎮上以火磚砌成的圍牆,高達十幾米或二三十米不等,再用鐵或木料砌成約1米高的楔子護牆,內修房捨。一層樓名"印子屋",其形像一枚方印,此即獨具特色的封火桶子。

推薦閱讀:

悠久歷史傳承的泰寧大源村

廣西道家村

福建寧德西埔村

梅州玉水村


    4、路孔古鎮

    路孔古鎮位於重慶榮昌縣城城東,鎮街距縣城13公裡,幅員面積24平方公裡。古鎮得名來源於一段民間傳說,相傳明朝有位叫曾傲的和尚,雲游到此,見河對岸一帶風景宜人,適於修身養性,決定在此建座寺廟。發覺坡邊有六個石孔,似與河中相通,便往石孔倒入糠殼上試一試,不久糠殼果然從河中冒出,於是就把這裡叫作"六孔河",後來又喊做"路孔河"。路孔場、路孔鄉、路孔鎮也因此得名。

    5、雙江古鎮

    位於縣城西北面的雙江古鎮,前臨涪江、運河,以清代為特色的院落庭園星羅棋布。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門坊柱壁多雕飾精美,四角飛檐高翹,院落深深,天井花園設計造型精美,四季花木繁茂,為典型的巴蜀古鎮風韻。這裡是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家鄉。

    雙江古鎮,是中國革命早期創始人之一的楊暗公烈士的故鄉。楊暗公1920年從日本留學歸來,在重慶積極進行馬列主宣傳活動。1925年任社會主義青年團重慶地委書記,1926年任中共第一屆四川省委書記,領導了"順滬起義"。

    6、偏巖古鎮

    座落在華蓥山脈西南面的兩支余脈之間’地處丘陵,呈東北高,西南低之勢。平均海拔為52O米,最高達942.9米。清代屬江北廳禮裡六甲,乾隆二十四年門乃9年)始在此建場為鎮。因鎮北處有一巖壁傾斜高聳,懸空陡峭,故名偏巖鎮。

    該鎮是舊重慶通往華蓥故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鎮,昔日商賈雲集,商貿繁榮,名播川陝湖廣。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其街道、建築、民風、市情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古鎮依山傍水而建,立於鎮外,極目遠望,可見幢幢木屋磚捨依山分布,重重疊疊,錯落有致。

    7、中山古鎮

    中山古鎮俗稱三合場,又名龍洞場,地處江津市南部山區,距重慶市區125公裡,約一個半小時車程,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四面山一脈相連。古鎮背山臨水,場鎮建築靠水而建,由龍洞、荒中壩、高升橋三條小街連接而成。以前,三合場曾是繁華的水碼頭,為川黔山區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尚存的南宋題刻共82字,記敘李脊用、魚子仙等泛舟游覽一事,境內還有漢代古墓葬枇杷巖墓群。

    8:寧廠

    巫峽,在重慶巫山縣境內與大寧河交匯。沿大寧河而上,就是遠古傳說中的“巫鹹國”。巫鹹的本意為制鹽工匠,因為食鹽對古人的非凡意義,便被賦予了濃厚的宗教色彩與道神能力。毫無疑問,今天的寧廠古鎮就是《山海經》中的“巫鹹國”。從先秦鹽業興盛以來,歷時5000多年,寧廠古鎮因鹽設立監、州、縣,明清時成為全國十大鹽都之一。

    9:文峰街

    塘河古鎮位於重慶江津市西南渝川結合地帶,重慶市風景名勝區黑石山----滾子坪境內,東北面與白沙鎮毗鄰,緊靠成渝鐵路和長江黃金水道,西南面與四川合江接壤。距江津65公裡,重慶112公裡。

推薦閱讀:

悠久歷史傳承的泰寧大源村

廣西道家村

福建寧德西埔村

梅州玉水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