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青島梁實秋故居

青島梁實秋故居

日期:2016/12/14 17:13:42      編輯:古建園林

    青島小魚山腳下的梁實秋故居,總是別樣寧靜。故居位於魚山路33號,外表平平無奇,仍有普通市民居住。昔年,梁實秋便是在這院裡發出“此(青島)君子國也”的感歎。

    1930年,楊振聲出任國立青島大學校長,四處延攬人才,專程赴上海邀請梁實秋和聞一多,二人前往青島考察,發現“青島的天氣冬暖夏涼,風光旖旎,而人情尤為淳厚”,立時拍板。當年秋天,梁實秋來到青島,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那年的他,年方27歲。

    據梁實秋回憶,“賃屋於魚山路七號(即如今的魚山路33號),房主王君乃鐵路局職員,以其薄薪多年積蓄成此小築”,梁實秋曾要求房東在院子裡種一些樹木,房東竟拉來兩車樹秧,種下六棵櫻花,四棵蘋果,兩棵西府海棠,把小院擠得滿滿的,每逢花季,枝繁葉茂。

    故居與故居裡的人似乎早已習慣了如我這般的尋訪者,歲月的痕跡寫在牆壁上,而院子裡堆積的雜物卻也帶來難言的生氣,一張銹跡斑斑的鐵凳上,堆放著幾盆色調極鮮艷的假花,上面的床單、被單隨風飄動,卻也俗得可愛。

    昔時,梁實秋與聞一多、方令孺等同僚也曾在這院內聚會烤肉,“從山上拾松塔盈筐,敷在炭上,松香濃郁。烤肉佐以濰縣大蔥,真如錦上添花,吃得皆大歡喜”,想來,院內除了肉香,燒柴的香氣也同樣四溢。

    當年,國立青島大學有“酒中八仙”,梁實秋便是其一,他後來多次提及故友與這段時光,僅手頭可查文字,便有《飲酒》、《酒中八仙》、《胡適先生二三事》和《憶楊今甫》等多篇。據他回憶,他們聚會的館子,一個叫順興樓,一個叫厚德福,有時甚至遠赴濟南、南京等地。

    在眾多客居作家中,梁實秋對青島的感情最為深厚。提及對青島的初次印象,他深情寫道:“到處都是紅瓦的樓房點綴在蔥茏的綠樹中間,而且三面臨海,形勢天成……我雖然足跡不廣,但北自遼東,南至兩粵,也走過了十幾省,竊以為真正令人流連不忍離去的地方應推青島。”

    他筆下關於青島的文章竟有數十篇之多,而他那蜚聲海內外的《莎士比亞全集》譯本,也是從青島開始著手翻譯的。

    晚年,女兒梁文茜從青島帶回一瓶沙子,梁實秋置於案頭,視為珍品。

    梁實秋會吃,天下聞名。他也寫過青島的牛排、西施舌和烏魚蛋,最讓他難忘的卻是餃子,他曾寫道:“我也吃過頂精致的一頓餃子,在青島順興樓宴會,最後上了一缽水餃,餃子奇小,長僅寸許,餡子卻是黃魚,韭黃,湯是清澈而濃的雞湯,表面上還漂著少許雞油。大家已經酒足菜飽,禁不住誘惑,還是給吃得精光,連連叫好。”

    梁實秋愛吃餃子,關於餃子的文章不勝枚舉,唯有順興樓的這次,以“頂精致”稱之。

推薦閱讀:

沈宅 陵鎮清末古建築

廈門鄭成功紀念館

昆明馮友蘭故居

桃城才子尤瑩故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