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遼寧美麗與滄桑的清朝古建築
日期:2016/12/14 13:31:54   編輯:古建園林故宮
故宮
沈陽故宮同樣作為清朝皇宮,無論是規模,還是名氣,都要比北京故宮遜色許多,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這畢竟是我國現存僅次於京故宮的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宮殿建築了。作為清代初年的皇宮,沈陽故宮是清代皇帝順治的祖父努爾哈赤和順治的父親皇太極的宮殿,它在建築藝術上繼承中國古代建築傳統,融漢、滿、蒙各族藝術於一體,還是很值得游覽一番的。
故宮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稱“金銮殿”,是沈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築。毫無疑問,氣勢恢弘的整座大殿是全木結構,五間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門,前後出廊,圍以石雕的欄桿。
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柱是圓形的,兩柱間用一條雕刻的整龍連接,龍頭探出檐外,龍尾直入殿中,實用與裝飾完美地結合為一體,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氣魄。
故宮
出得殿外,再可以考究一下整個建築的外觀細節,也能發現許多奇妙。按照明清宮殿建築屋頂樣式的級別劃分,崇政殿的“硬山頂”是最低的,而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頂”則是最高的。
故宮
崇政殿居皇宮大內中路建築的正中,這感覺和北京故宮那種四平八穩平均分布的感覺差不多,也是一樣的布局嚴謹,大氣端莊。
清福陵
清福陵
清福陵,又稱“沈陽東陵”(注意:不是“清東陵”,清東陵在河北遵化呢),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墓。它與遼寧新賓的“永陵”、沈陽北陵“清昭陵”,合成清王朝的“關外三陵”。
陵園的四周環繞著紅色缭牆,走入福陵大紅門,長長的甬道,兩遍是挺拔的古松,像一對對的守靈衛士。
清福陵
神道旁排列著獅、馬、駝、虎等四對石象生,及華表等彰顯皇家威儀的裝飾。華表也叫“擎天柱”、“望柱”,明代開始被用在陵寢,清代尤為盛行。
一百零八蹬是福陵的代表,其實看上去並不長,但走起來還真的會感覺有點累。登上一百零八蹬,就是大碑樓。
福陵的布局嚴謹,規模宏大。形制為外城內郭,由前院、方城和寶城三部分構成,自南而北漸次升高。方城位於碑樓後,是一座城堡式建築,為陵園的主體。城牆高約5米,周長約370米,南面有隆恩門,北面有明樓,四周都設有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