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帝陵又稱“天子墳”,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炎陵縣縣城西南15公裡處的炎陵山山麓,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神農氏的陵冢。
炎帝陵始建於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代以後曾多次毀於戰亂和火災,明清以後歷代均有所修茸,規模不斷擴大。現存的炎帝陵是1988年重新修復的,建築仍按前代式樣,但規模則有所擴充。炎帝陵的建築共分五進:第一進為午門,門內有丹墀,左右兩側有碑房,碑房內立有歷代石碑;第二進為行禮亭;第三進為重檐歇山頂的正殿;第四進為墓碑亭,其內立有石刻墓碑,上書“炎帝神農氏之墓”;第五進為炎帝陵寢宮。陵殿的四周築有丈余高的紅色圍牆。四周還建有規模宏大的奉聖寺、胡真官祠、天使公館、崇德坊、宰牲亭、時佘公館、詠豐台、飛香亭等古建築
根據史料記載,對炎帝陵的奉祀自唐代(公元618~907年)就開始了,以後歷代對其均大加祭祀。因此,炎帝陵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祭祀、建築以及藝術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