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地處新安江上游水運要沖,上迄徽州桃源深處,下至淳安、江浙一帶,明清以來便成為徽州地區除各條古道之外的土特產水運集散地,徽商便是從這裡開始升起其走南闖北的征帆。新安江屯溪老街段地處新安上游的橫江—浙水之源、率水交匯處,即古時鎮海橋、八家棧、魚埠頭一帶,是屯溪的古水口,舊時稱為“屯浦”。沿濱江路漫步,可以感受到新安江鋪面而來的清新與美麗。有時候還能看到兩岸婀娜多姿的浣洗姑娘。雖然已經不見了帆樯林立的影子,但依然可以想象得到當年屯浦歸帆的盛況:夕陽西下,遠至杭州、淳安,近至漁亭、龍灣的舟楫商船,停泊在屯溪十裡新安江面上,以待明日的起航。無論是風霜雨雪,無論是驚濤險灘,一代又一代的徽州商人用自己的堅定與智慧開啟了新安江的每一個黑夜與白晝。
沿著濱江路西行至古率口,這裡是新安江屯溪段最具人文風情的地方,因為一座屯溪老橋,也因為郁達夫。確切地講,屯溪老橋應該是架在橫江上的一座老橋。此橋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即公元1536年),在其建成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大大方便了百姓的通行。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這座橋終於經受不住江水的沖擊倒下了。後來,當地的一位叫程子謙的人獨自出錢花了兩年的時間把這座橋又建了起來,這樣過了十七年後,不料這座橋又倒了。程子謙得知後說橋修得不堅固,這是我的責任,於是再一次獨自擔負起了修橋的任務。橋還沒有建成,程老先生便離世了。他那時任戶部江西清吏司主事的兒子程岳便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投入資金再次修復起了這座石橋。
屯溪老橋還因一位才子而出名,他便是明國時期的詩人和小說家郁達夫先生。郁達夫當年和林語堂等幾位好友一起到徽州游玩,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客棧,幾人便商量著夜宿新安江客船上,於是就有了郁達夫的一首七絕《屯溪夜泊》:新安江水碧悠悠,兩岸人家散若舟。幾夜屯溪橋下夢,斷腸春色似揚州。如今新安江兩岸不見了散舟般的人家,沒有了炊煙,江上再也不見了桅桿與晚燈。“喧囂晚市明燈火,渡頭沽泊度黃昏”的商楫,連同徽商的故事一起流逝在新安江的滔滔江水中。
小TIPS:
1、 建議傍晚時分去游覽,步行最佳,能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體會到屯浦歸帆的意境。
2、 濱江路離幾個國際青年旅行捨都很近,可以根據自己的住地合理計劃路線;
3、 濱江路中段有披雲食府,東段南有臨江一樓,西段北有幾家大排檔,游客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就餐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