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海南文瀾江畔的臨高文廟

海南文瀾江畔的臨高文廟

日期:2016/12/14 12:51:3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臨高文廟

臨高文廟

    臨高文廟,位於縣城美麗的文瀾江畔,是海南省現存較完整、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大型古建築群,其主體建築由大成殿、大東門、東庑、西庑、名宦祠、鄉賢祠等組成。大成門前原有棂星門、泮池、金水橋、東齋、西齋等。一九九二年開始,由中央、省有關部門撥款和臨高縣人民政府出資修復,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

    臨高文廟原叫儒學,明清時與孔廟合二而一,歷稱學宮,亦稱孔廟、聖殿。於北宋慶歷年間,奉诏始建,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南宋紹興年間移建於現址,毀於元朝。明洪武三年重建於舊址,亦已有700多年。文廟歷經明代知縣、清代知縣募捐修建。民國初年,紳士譚鳴鸾等人組織了幾十人,簡裝輕騎,深入各鄉村、墟鎮集資大修。據石碑記載,捐款人數達1468名,共捐8768塊銀元,其中最多者80塊。那次大修仍保留明代的布局結構,重修後的文廟為木石結構,由朱壁、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東齋、西齋、東庑、西庑、名宦祠、鄉賢祠、節孝祠、忠義祠、祭器室、樂器室、泮池、泮水橋、棂星門、禮門、義路等組成,面積3188平方米。

    臨高文廟是臨高人民祀祭孔夫子及儒學先賢的公共廟宇。每逢祭孔之日,臨城萬人空巷,人們爭相前往祭拜夫子,體現了臨高人崇尚儒學、尊敬先賢的美德。

    臨高文廟由創建到民國時期,一直是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振興臨高文化的最高學府,培養出眾多才子賢能。民國中期,新學勃興,文廟改為臨高鄉村簡易師范,也就是現在臨高中學和臨高師范之前身。

推薦閱讀:

湖北鄖陽府學宮大成殿

洛陽吉利區萬佛山石窟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忠義藏山

海南文昌孔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