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朱家角惬意的生活

朱家角惬意的生活

日期:2016/12/16 19:21:44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朱家角惬意的生活

 

朱家角是水的故鄉,水多橋多,河埠多,緊挨在一起的纜船石,也不計其數,那造型各異的水橋,那千姿百態的纜船石,布滿全鎮的大河小巷,這些江南水鎮特有的景觀,細細欣賞觀察,不覺令人興趣盎然,耐人尋味,簡直是歷史、文物、建築、風情、藝術等內容構成的綜合體。

早在宋、元時期,朱家角地區已形成集市,後因水運方便,商業日盛,逐漸形成集鎮,至明萬曆年間遂成繁榮大鎮。清代以後,成爲青浦縣西部的貿易中心。至清末民初,商業之盛已列青浦縣之首,爲周圍四鄉百裡農副産品集散地。

名鎮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鎮特色的人文景觀,如果說九百歲的水鎮周莊小巧精緻、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鎮朱家角則具氣勢磅礴、大家閨秀的風采。首先朱家角古鎮面積達1.5平方公裡,爲周莊面積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將朱家角分成兩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兩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崗巖石的街面,青磚黛瓦的明清建築及衆多的歷史遺跡。

朱家角中,除了主商業區是明顯為旅游而設,其余的仍是當地居民自己過日子,我一個人常常逛著逛著就沒見了一個游客,依水而建的平房,寧靜而恬淡,我透過半開的木門窺進去,有老人在洗刷著什麼,一旁電視就那樣開著,平靜的生活畫面。我很羨慕能這樣近水的居住,矮實的房子相依成片,黑白的色調演繹年代的經典,不幾步便是很小的木橋,或是不足兩人寬的石橋,敦厚可愛,一副自得其樂的模樣,不似市中的高樓,都是高傲冷漠的姿態,看著心涼。

 

朱家角人有喝早茶習俗,而且喝茶還能喝出許多花樣。每天晨霧未消,朱家角放生橋下、漕港河畔的新開茶館裡,早已歡聲笑語,茶客滿座。來此處喝茶者都有一席固定位子,任憑風吹雨打,位子的主人始終如一,既有進鎮賣菜的老農,也有本鎮的常人百姓。一副大餅油條,一碗油汪汪的澆頭面,和著一壺滾燙的"紅茶",雖比不上廣東早茶豐盛,且也悠哉樂哉。茶客們邊吃邊談社會新聞,邊喝邊侃鎮上的生意和發展,多是探討如今政策及生活的變化,更多的是相互交流各種各樣的信息。

居住在上海老城隍廟前門的一條叫做“縣後街”的弄堂裡,因離城隍廟近嘛,只有百步之遙,真是有這麼一種說法:“叫做只要你一抬腳的功夫,就立馬到了”的感覺。而且我們經常去吃,不會覺得吃膩。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我們的早飯那時的基本上是粥與泡飯。但有時為了改善一下也會到老城隍廟去吃點心。

南寧中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像及旅游專題片、企業專題片制作聯系方式:

0771-5766111   5843766      QQ:741143338   260249318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