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單體建築的特點是簡明、真實、有機。“簡明”是指平面以“間”為單位,由間構成單座建築,而“間”則由相鄰兩榀房架構成,因此建築物的平面輪廓與結構布置都十分簡潔明確,人們只需觀察柱網布置,就可大體知道建築室內空間及其上部結構的基本情況。這為設計和施工也帶來了方便。單座建築常見的平面是由3、5、7、9等單數的間組成的長方形。在園林及風景區則有方形、圓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花瓣形等平面以及種種別出心裁的形式。“真實”是指對結構的真實性顯示。在各類建築物中,除了最高等級一類的殿堂建築需要莊嚴華麗的氣氛,構作天花板遮住梁架外,一般建築都是無保留地暴露梁架、斗拱、柱子等全部木構架部件。這種暴露正好展示了中國建築的結構美,尤其是歇山頂、攢尖頂的木構架,其屋頂內部結構是非常豐富多姿的。對所暴露的木構件進行藝術的再加工時,也以表現木材力學性能的內在品質為前提,如對柱身“收分”梭柱處理,對栱端的“卷殺”以及對各種粱枋端部的再加工等。暴露結構還對保護木構架有利,一則可改善木材的通風條件,二則便於發現受害、受損情況,及時加以修繕。“有機”是指室內空間可以靈活分隔,以滿足各種不同功能的要求;並易於和環境融為一體,室內外空間可相互流通滲透。這種現象在園林及南方氣候溫暖地區表現得淋漓盡致:室內外庭院空間及花木景物和室內相互交融。這種空間處理上的優勢,完全得益於木框架結構體系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