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古建築,蘇派磚雕
日期:2016/12/15 1:23:09   編輯:古建築結構1、蘇派磚雕——蘇州古建中的點睛之筆
蘇派磚雕是北方地域磚雕藝術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較典型、樸素,清朝特別是康乾當前有很大開展和進步,構成了本人精密典雅的裝飾作風,被譽為“北方之秀”。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的磚雕門樓字碑大都是名人題字,精巧的書法和典雅的磚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蘇州仿古磚瓦磚雕更添了幾分濃重書卷氣。蘇州已經擁有二百余明清時代的磚雕門樓,惋惜大局部都被歷史的風雨湮滅。隨著古代人們的審美情味對陳舊藝術的回歸,門樓磚雕重又為人們所寵愛,許多古代修建和居民宅第也喜歡飾以門樓嵌以磚雕。
2、癡迷於磚雕藝術的苦行僧
劉一鳴說本人像苦行僧一樣走的是一條“百味路”。雖說磚雕是祖傳的手藝,但劉一鳴踏上任務崗位20多年來接觸的大都是石雕、木雕和玉雕,還搞過美術設計、雕琢工藝和古修建研討,真正放在磚雕上的精神並不多。
直到前幾年,有位台灣客商請他設計一座住宅庭園,其中門樓和水榭上的磚雕,因沒有藝匠難以完成,無法之下,劉一鳴只得親身奏刀,後果令台灣客商甚為稱心。此時此刻,他感到身為美專磚雕專業畢業生,本人的肩上背負著搶救、修繕古修建的門樓磚雕的重擔。
2000年終,他注冊成立了九龍磚雕藝術研討所,從成立那天起,劉一鳴就踏上了一條尋覓路。2000年上半年,他游遍了大半個中國,觀摩各地古典修建中的磚雕,尤其是安徽和江浙等地的古村落,實地采集有關材料。幾年來,他搜集到全國各地門樓磚雕的圖片材料有上千例,大大豐厚了創作視野和空間。為了讀懂那些“古董”,他與外地的解說員或老教員、和尚、道士交上了冤家。他還把各地有代表性的古磚雕作品復制上去,帶回家作進一步研討。在重復的觀摩和研討中,他了解了傳統、習俗與時代文明在磚雕藝術上無機結合的外延。
3、官方珍寶光芒耀眼
劉一鳴說,和古時經年累月锲而不捨的磚雕藝人相比,他的作坊裡多了一些古代技術。磚坯是磚雕的關鍵,為了能制造出潤滑細膩的磚坯,他還辦了一個小型的磚坯工廠,從事上百次實驗,不時調整縮水率和泥料配方,從中取得了幾百個迷信數據,並探索出了選泥、瀝泥、新鮮、烘焙、打磨等十多道工藝的奧妙。雖然局部順序運用了古代化機器,但劉一鳴仍然遵照著傳統的工藝流程,他說,磚雕的很大一局部依然是經過手工完成的,而且越是纖細的部位越難雕,比方人物的臉部,長輩人很聰明,用生石灰加糯米湯添加青磚的柔韌性以便於雕琢,蘇州藝人才干把青磚雕得那些精密。近年來,劉一鳴沉溺在磚雕藝術的天地裡,與其他藝人一道創作了數千塊磚雕作品,有古典人物、戲文、花鳥、山水、植物和不祥圖畫十幾個大類一百七十多種樣式,次要作品有《八仙圖》、《十鹿圖》、《桃園三結義》、《玉堂貧賤》、《西廂記》。在中國第四屆工藝美術精品展上,他的《關公夜閱春秋》、《耕讀圖》、《花鳥屏風》分獲銀獎、銅獎。
隨著劉一鳴蘇派磚雕的名聲漸起,客戶近悅遠來,他先後接到常熟翁同龢留念館、興福寺、上海豫園、上海古象大酒店等古建修復、新建磚雕門樓等十多處的定單合同。“蘇州九龍磚雕藝術研討所”還延聘了幾位教授專家,磚雕產品還注冊了“拾景園”商標。劉一鳴說,他要用本人的雙手讓傳統工藝的血脈在作品裡活動,讓記憶中的華彩再現光輝!
4、巨型磚雕世遺會上展風采
劉一鳴為在蘇州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獻禮的傳世名作有《姑蘇繁華圖》、巨型磚雕照壁《錦繡蘇州》和巨型磚雕《世界遺產留念牆》。
《姑蘇繁華圖》是清代宮廷畫家徐揚描畫乾隆年間蘇州風情的傳世名作。為向在蘇州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獻禮,劉一鳴帶領所內30名技工精心雕琢,制成仿古青磚磚雕版的《姑蘇繁華圖》,被蘇州城市規劃博物館現代館珍藏。
《錦繡蘇州》又稱“新姑蘇繁華圖”,以照壁方式豎立的《錦繡蘇州》采用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手法,將具象和籠統相融,結合磚雕的藝術言語,注入立體化、符號化的古代裝飾作風,在55平方米的巨幅畫面上,把東起金雞湖、西至太湖的古代蘇州面貌一攬於畫中,太湖古村落、上方山石湖景色、古城區、虎丘塔、蘇州高新區、工業園區的繁華景況躍然畫中劉一鳴帶領九龍磚雕藝術研討所20多名磚雕技工經過三個月的延續作戰,提早完成雕琢義務,總耗用金磚291塊。
《世界遺產留念牆》的磚雕局部由32塊71厘米長、55厘米寬的長方形金磚組成,每塊金磚上的雕琢獨立成畫,運用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手法和高浮雕工藝,辨別雕琢出故宮、長城等包括蘇州滄浪亭在內的中國29處世界文明遺產和昆曲、古琴2大音樂藝術。參與世遺會的各國遺產專家目擊劉一鳴的磚雕無不啧啧稱歎。世界遺產留念牆將是一個永久的載體,用來記載和傳承一段值得永遠銘刻的歷史,將時辰提示人們:珍惜歷史、維護遺產、傳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