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工程施工中設備使用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中設備使用的安全管理

日期:2016/12/14 22:52:26      編輯:古建築結構

  1、設備安裝調試驗收合格後即可正式投入使用,但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須做好各項准備工作。

  (1)編制設備管理制度文件

  設備投入使用前應編制的技術:

  1設備使用管理規程,如保養責任制、操作證制、交接班制、崗位責任制、使用守則制等;

  2設備安全操作與維護規程;

  3設備潤滑卡片;

  4設備日常檢查(點檢)和定期檢查電卡片;

  5其他技術文件。

  (2)操作工人

  通過技術培訓使工人熟悉設備性能、結構、技術、操作方法,安全、潤滑知識,明確各自的崗位技術經濟責任。在有經驗的師傅指導下實習操作技術,達到獨立操作的水平。工人的培訓一般分為廠、車間、班組三級,廠級由教育科主抓,機動科與安全科配合,分別負責專業技術和安全知識教育;車間級由車間主任組織工人的培訓教育;班組教育由班組長負責。

  (3)清點隨機附近件,配備各種檢查維修工具,辦理交接手續。

  (4)全面檢查設備的安裝、精度、性能及安全裝置。

  2、使用初期安全管理內容

  設備使用初期是指從安裝試運轉到穩定生產這一段時間(一般為半年左右)。加強設備使用初期管理,是為了使新設備盡早順利度過早期故障,達到正常穩定地用於生產,滿足質量、效率、安全的要求。加強設備初期管理還有利一發現設備從設計、制造、安裝到使用初期出現的各種質量和安全方面的問題,進行信息反饋,及時糾正與處理。使用初期還應根據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情況,建立設備的管理,制定有關的安全操作規程。使用初期管理的主要內容是:

  (1)安裝試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聯系處理,以保證調試投產進度。

  (2)按照做好調試、故障、改進等有關記錄,提出分析評價意見,填寫設備使用鑒定書,供以後使用。

  (3)對使用初期收集的住處進行分析處理

  1向設計、制造單位反饋安裝、高調試方面的意見;

  2向安裝、試車單位反饋安裝、調試方面的住信息;

  3向維修部門通報維修方面的建意;

  4抽規劃、采購部門反饋規劃、采購方面的信息。

  (4)完善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設備正式投入使用前建立的管理制度,有的不全,有的與實際可能有出入,存在不完善之處,應盡快補充、完善、健全設備管理制度。

  3、設備使用期安全管理一般要求

  設備使用要求做到安全、合理使用。一方面要制止設備使用中的蠻干、濫用、超負荷、超性能、超范圍使用,造成設備過度磨損、壽命降低、導致事故發生;另一方面要提高設備使用效率,避免設備因閒置而造成無形磨損。

  (1)實行設備使用保養責任制

  把設備指定給機組或個人負責使用保養,確定合理的考核指標,把設備的使用效益與個人經濟利益結合起來,設備安全性與個人安全責任結合起來。

  (2)實行操作證制度

  定機專人操作,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考核,確認合格,發給操作(駕駛)證,無證操作按嚴重違章事故處理。

  (3)操作人員必須按規程要求搞好設備保養,經常保持設備處於良好狀態。

  (4)遵守磨合期使用規定

  新出廠或大修後設備必須根據磨合要求運行保養,才可投入正常使用。

  (5)單機或機組核算制

  定額為基礎,確定設備生產能力、消耗費用、保養修理費用、保養修理費用、安全運行指標等,並按標准考核。

  (6)創造良好的設備使用環境,確保設備安全使用,充分發揮效益

  采光、照明、取暖通風、防塵、防腐、防震、降溫、防噪聲、衛生條件良好,安全防護充分,工具。圖紙和加工件都要放在合適位置,直至提供必要的監測。診斷儀器和檢修場所。

  (7)合理組織設備生產、施工

  在安排生產計劃時,必須安排維修時間,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使用與維修發生矛盾時,應堅持“先維修,後使用”的原則,防止拼裝設備。

  (8)培養設備使用、維修、管理隊伍現代化設備需要掌握科學知識技術的人員來操作、維護與管理,才能更好地發揮設備的作用。

  (9)堅持總結、研究、學習、推廣設備使用管理的先進科學知識、技術和經驗。

  (10)建立設備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包括設備使用說明書等原始技術文件、交接登記、運轉記載、點檢記錄、檢查整改情況、維修記錄、事故分析和技術改造資料等收集、整理、保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