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工程量清單下的報價體系

工程量清單下的報價體系

日期:2016/12/14 22:50:26      編輯:古建築結構

  1.引言

  隨著工程量清單這一全新的計價方法的推廣實施,我國的承包商必然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快地建立完備的投標報價體系,與之協調一致。報價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但是,承包商的報價體系在初始設置階段,應該是完備的,以便保證投標工作的正常運轉。筆者結合我國承包商的現實情況,在分析投標報價所包含工作內容的基礎上,認為合理的投標體系應包括3個部分:1、信息收集和風險管理系統;2、常規報價系統;3、快速報價系統。

  2.報價體系的組成

  2.1 信息收集和風險管理系統

  清單計價與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國的承包商大多對真正依據市場規律報價缺乏足夠的經驗和技術准備。這首先就表現在對招備工作的認識和實踐上。當前,我國的承包商有的只熱衷於在工程招標階段通過各種渠道找關系,打探標底價格,甚至采用行賄等非法手段爭取中標。這或許會得到一時之利,但隨著我國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法制的不斷健全,監督的不斷加強,招投標工作必將日趨透明化和制度化,只有真正按照市場規律辦事,首先在投標准備階段作好扎實的信息收集和風險管理工作,才能對工程項目有清醒且准確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切合實際情況的報價。信息收集和風險評估系統包括2個分系統:

  (1)信息收集分系統

  信息收集分系統進一步劃分為4個子系統:招標文件研究子系統;工程現場調查子系統;施工方案制定子系統;競爭對手分析子系統。信息收集分系統的功能是收集對投標報價有用的信息,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使得報價工作能夠建立在全面、科學的基礎上。

  (2)風險管理分系統

  風險管理分系統可劃分為3個子系統:風險識別子系統;風險評價子系統;風險防范子系統。風險管理貫穿於整個投標報價階段。我國承包商的風險意識與國際同行相比,普遍顯得薄弱。而工程量清單中明確規定了綜合單價中要包括風險費用,這就要求承包商依據收集到的信息,對工程項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合理評估,制定出防范措施,並最終反映到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中。

  2.2 常規報價系統

  常規報價系統是指在投標有充足時間的條件下,承包商依據常規的報價程序,在完成了信息的收集和對工程風險的評估後,借鑒傳統定額報價的方法,進行工程量清單報價的有機組成。常規報價系統具體工作步驟如下:

  (1)按照化的報價程序,在對招標項目進行詳細了解的基礎上,收集所需的報價和信息。在此基礎上評價工程的風險、競爭的激烈程度、自身的經營現狀等難以用數據准確描述的指標,以確定風險費用和預期利潤。此外,還要做好施工方案等技術性的文件,為確定綜合單價提供必要的依據。

  (2)根據復核過的工程量清單,按照清單中的項目,一一套用企業定額,得到各個清單項目的單位資源消耗量:然後,將各個項目的資源消耗量與資源信息庫中的資源價格對應相乘,即可得到清單項目的初始單位直接費。由於企業定額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制定的,因此,為了對擬建工程准確報價,還要結合擬建工程的具體情況,如工程的工期要求、質量要求、條件、施工場地的情況、施工前期准備工作的完成程度等具體因素對初始直接費進行必要的調整,調整後的費用方為清單項目的直接費用。

  (3)在清單項目單位直接費的基礎上,根據擬派項目部的具體情況,結合分析得到的工程風險評估等影響綜合單價的因素,可以確定出管理費率,風險費用,再按照國家規定的稅費計算方法,計算出稅費,便可得到清單項目的綜合單價。

  根據上述確定綜合單價的步驟,將常規報價系統劃分為3個分系統,①動態企業定額分系統:②動態價格信息分系統;③動態管理費率和風險費用分系統。

  2.3 快速報價系統

  由於現實中業主在招投標上投入的時間往往較少,在時間緊迫的條件下,依舊按照常規步驟進行報價就不可行了。為此,本文設計了一個綜合單價的快速報價系統,使承包商能夠做出既迅速、又准確的報價。

  快速報價系統在借鑒了國內外己有快速報價模型優點的基礎上,針對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的特點,考慮到清單的項目劃分依據的是國家統一規定,企業定額的編制結構也是與清單的項目劃分相一致,並且工程項目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結構構件中的梁、板、柱所消耗的資源指標差別不大,本文設計了一個基於案例模糊推理的快速計算綜合單價的報價系統。該報價系統包括3個分系統,分別是:①動態企業定額分系統;②動態資源價格分系統;③報價案例推理分系統;④綜合單價生成分系統。對於動態企業定額分系統和動態資源價格分系統,同常規報價系統中相應的兩個分系統是相同的,只要建立了這兩個分系統,則常規報價系統和快速報價系統都可以同樣使用。3 報價體系各組成部分間的相互關系

  規范的報價准備工作是我國承包商在過去的報價中容易忽視的部分,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到最終的綜合單價,進而影響承包商的期望收益。規范化的信息收集和風險管理可以使得承包商在報價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考慮各種因素,並通過相應的措施,在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中反映出來。它在報價體系中是另外兩個組成部分科學運用的基礎,並且為後者提供必要的報價基礎數據。如根據現場調查情況、合同類型、業主信譽等因素考慮風險的大小,根據確定的施工方案確定清單項目的資源消耗量,根據對競爭對手的分析輔助確定利潤的高低等。

  常規的報價系統是報價體系的核心組成,一其建立質量直接影響快速報價系統的效率和准確性。承包商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其報價的最終依據必然是建立在自身實際情況基礎上的企業定額以及各種資源的市場價格。企業定額可以為承包商提供真實反映自身消耗水平的資源消耗量,將市場上獲得的資源價格與資源消耗量對應相乘,就能夠得到類似於定額計價中的直接工程費。在此基礎上,結合從信息收集和風險管理系統中獲得的相關信息,依據自身的管理水平,分析工程的風險大小,施工難易,競爭強弱等因素,即可計算出工程量清單中項目的管理費、利潤、風險費用,從而得到清單項目的綜合單價。

  綜合單價快速計算系統是報價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根據現在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為了縮短建設期,業主在招標上投入的時間往往較短,因此,承包商的報價就面臨著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既有競爭力,又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應有利潤的報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很有必要在報價體系中設計一個快速報價系統,該系統的運用和實現,是建立在信息收集和風險管理分系統及動態的企業定額分系統、資源價格信息分系統的基礎上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