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的幾大過程三
日期:2016/12/14 22:49:41   編輯:古建築結構三、計劃階段
1.定義結構分工結構圖(WBS)
啟動階段結束後,項目進入計劃階段,也就正式進入實施。這裡概念可能有些不太對頭,其實是翻譯的緣故,反正大家明白意思就行,不用拘泥於字面。WBS是一組要提交的項目元素,用來組織定義項目的總體范圍,具體包括從工作內容,資源,成本角度考慮項目范圍;建立一套系統所需要的分層工作結構;把項目分解成易於管理的幾個細目,這概念有些模糊,其實跟資源管理器裡分目錄是一回事情。可以說,WBS是計劃階段的核心。WBS會詳細的分到遞交件,包括給自己人用的項目使用的過程文件,給客戶用的模塊和說明文檔,完成每個細目的以及如何把這些細目的責任分配到具體的個人。WBS有縮進式和樹狀式,我這裡也沒辦法畫圖,大家參考一些項目管理的書籍,裡面有詳細介紹。我整個文章只挑我覺得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非必要,對技術細節或者工具使用不做詳細介紹。WBS的細目並不需要分解到同一水平,最下面的細目叫做工作包,分包的依據是個人的責任和可信度,也就是說到每個人頭上的任務是否能落實,是否有把握完成;還有就是准備對項目進行控制的程度,程度越深,WBS樹也就越深。由於WBS是實用性的東西,根據個人理解也不一樣,所以一個項目可能會有幾個正確的WBS,看PM的需要和最適合當前團隊狀態的進行選擇。
WBS的定義還是很麻煩的。
PM要召開團隊進行討論,向成員提供與項目相關的所有詳細,並把WBS樹分解到二層三層。然後要花上一段時間讓成員進行頭腦風暴式(BRAINING STORM)思考,制訂工作產出和相應人員的職責,記錄每一個工作包的完成標准。在頭腦風暴式思考時,會有很激烈的爭論,PM要協調關系,調節氣氛,從自己能考慮到的各個角度旁推側敲,提示成員的思維角度和方向並加以總結。盡管很麻煩,制訂WBS仍然是非常值得的。如同需求分析一樣,WBS准備的越充分,編碼的進度越快。
2.風險管理
既然是商業行為,那麼項目的風險必然存在,相信閱讀這個帖子的朋友不少人都經歷過或大或小的風險。有些風險很容易解決,有些風險則大大損害利益。不論什麼樣的風險,能避免盡量避免,所以有必要對風險進行管理。由於風險的不可預知性,風險管理難度很大,概念也很難講清楚,只能從一些可行的角度去分析,進行管理。
首先要識別風險。這是個難度很高的活。 PM要先召開風險識別會議,這個會議面向公司,高層,跨部門的有經驗的人都將參加。然後審核由項目小組生成的風險清單並與重要成員進行風險溝通,檢查一些重要的風險源如WBS,成本(時間)預估,人員計劃,采購管理等等。最後就要用到PM本身在以前類似項目中得到的經驗教訓。
識別之後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進行粗略的量化分析(精確分析是不可能的事情)。有經驗的人可以一起參加討論,把提交出來的風險進行分類。首先按發生的可能性分,一般分成高,中,低三個級別,雖然很勉強,但是好歹也有個量化了;然後按耗去的成本分,也是高,中,低三級。我們可以把這兩種類別的三個級別進行組合,碰到可能性也高,成本也高的風險就定位為不能接受。碰到這種風險只好讓客戶修改需求或者增加風險預留成本,否則一旦虧起來不是虧一點點,有可能賠的很厲害。高和中,中和中的搭配都是屬於高風險,中和低,低和低搭配屬於低,高和低搭配屬於中。
針對出現的可能性,需要采取一些手段降低風險。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定論說有絕對好的方式,只能盡其所能的避免。有幾種方法可以考慮,第一種是將風險納入項目管理計劃並指定負責人,由外部人員定期檢查項目風險,一旦風險發生,執行風險管理計劃;第二種是保險,這種屬於風險轉嫁;第三種方式有點奸,不過最保險,就是把客戶拖下水,讓他們一起參與風險管理,呵呵,到時候就好說話了:) 風險管理作為項目計劃之後,PM需要更新WBS,修改日程計劃和更新風險管理計劃。 風險預留通常是成本的8%。
3.預估
預估是從量化的角度對項目進行評估,主要包括工作量,任務期限,人力,設備,材料,成本等,要注意預估不是財務策略或報價。預估其實並不是一次性工作,在整個項目過程中,預估始終需要。預估似乎沒什麼特別需要提的地方,每個PM接到項目的時候自然會有預估,在項目發生變更或進入下一階段時也會預估。預估的作用主要還是讓PM作到心中有個底,安排計劃時不至於毫無頭緒。
4.進度計劃
進度計劃就是一個模塊或功能要寫多長時間,PM安排個日期,設立裡程碑,叫程序員們不能偷懶。進度計劃是從WBS提取過來的。對PM來說,合理的安排進度計劃對項目控制和激勵團隊士氣有著很大的作用。對程序員來說,進度計劃毫無疑問是噩夢。顯示進度計劃一般有先後順序圖,甘特圖和裡程碑圖表。上回邵衛老師講課,推薦的工具是m$的PROJECT,這個工具我還不會用,因為沒時間去摸索。我的頭倒是用的很溜了,近一個月來他就用這個PROJECT畫了一個又一個的裡程碑圖,不停的折磨我和同事的神經。我們一般都是一邊開發一邊做UNIT TEST,效果上來看,因為有強大的時間壓力,效率上比之前確實要提高不少,可是我們也只能結結巴巴的趕完進度。由於TEAM裡人少,我們都是一個人做幾個人的活。我每天早晨六點多出門,經過將近兩小時顛簸,八點多點已經坐在位子上,中午吃15分鐘的飯,干到晚上八點下班,到家吃完飯往往已經11點了。一個多月我從來沒吃過早飯,沒有睡過六個小時以上的懶覺。雖然強大的壓力使我們能在短時間內掌握盡可能多的技能,開發更多的模塊,但是對我們的情緒也是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說,項目裡程碑是一把雙刃劍,合理安排才能既促進效率也不至於打擊士氣。團隊成員士氣的逐級衰落會給項目後期的開發帶來難以估計的影響,進度將會大大延緩。關於PM和團隊的問題我們後面會講到,這裡我先祥林嫂一把,然後跳過。裡程碑圖表的特征是任務,成員和時間,任務和成員用文字標志,時間用數字描述並輔助以圖線跨度,象階梯一樣非常形象,一目了然。管理起來非常方便,完了的打個鉤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