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馬嶼街道中垟村村民老徐,參與瑞安景福寺挖水溝工程的施工,他指揮工人開著挖掘機,開始挖土作業,但接下來的一幕,讓所有人都愣住了:從地下挖出30多個他們從沒見過的帶著花紋的石頭。為此,有關景福寺“千年寶藏”的傳說,再次在當地流傳。
記者昨天從文物部門獲悉,景福寺出土的石質建築構件,已被證實為文物,初步判斷年代是宋元時期。下一步,他們將試著勘探景福寺的地下,揭開“千年寶藏”之謎。
30塊石頭讓所有人驚呆了
景福寺位於瑞安馬嶼聖井山西南麓。清朝時,瑞安人余瀾曾游景福寺,見寺宇敗落,曾寫下《過廢寺》一詩,其中兩句便是“摧頹粉壁落層層,香積廚空冷似冰”。
由於地形問題,如今只剩幾間破落低矮建築的景福寺,每逢台風大雨,寺廟前都會水漫金山。為解決“水患”,景福寺現任住持華開法師,決定在寺前挖一條水溝,引水入溪。
瑞安市馬嶼街道中垟村村民老徐參與工程施工,兩個星期前,他指揮工人開著挖掘機,開始挖土作業,可兩斗下去,所有工人都愣住了。
“挖斗很快碰到了一個硬物,我馬上讓工人停下,走近一看,一塊像屋檐一樣的石塊,上面刻著很多沒見過的花紋,很漂亮。”徐啟秦說,接下來,他讓工人擴大挖掘面積,繼續深挖,一口氣挖出了30來件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