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古鎮“以物易物”開全國先河,引來數千游客趕集
昨(19)日,成都大邑安仁古鎮首開全國先河,開展了“以物易物”的趕集活動,並將以“川西第一集”的名義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目前國內第一個展示民俗經商文化的集市,因其新奇的活動與獎勵方式吸引了3000多名成都游客前去“以物易物”,場面十分火爆。
鮮!“干瞪眼”成為評估師 上午9時,安仁古鎮安惠裡延伸段人山人海,擠滿了從成都、溫江、大邑等地前來趕集的游人。據介紹,以“川西第一集”名義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以物易物”趕集活動,是用當地的土雞、雞蛋、鮮肉、蔬菜等農副產品,與游客帶來的舊家電、舊衣物等進行交換,以“平等、自願、各取所需”的原則促使交易成功。
交易時,如果買賣雙方拿捏不准交換的價格,可以到市場的“價值評估台”現場咨詢。社區居民鄭環剛扮演的“干瞪眼”(地主)、曠成彬扮演的“干豇豆”(地主婆),成為商品交換的價格評估師。在促成一筆交易後,身穿長衫的“干瞪眼”和“干豇豆”會蘸墨寫下“兩件衣服換得三市斤蘑菇”等字樣,待交易雙方姓名、交易商品、成交價格等登記在冊後,他們會在淡黃色的交易憑單上蓋上“川西第一集”的簽章。
火!“以物易物”不虛此行
成都游客黃貴元完成了此次活動的“第一單”:她用一台七成新的DVD,與該鎮的王玉華大姐達成口頭交易後,在“干瞪眼”的促成下換到了5斤菜油。王大姐高興地說:“這台DVD 對我家很實用,女兒特別喜歡唱歌,今天回去一定會給她一個驚喜!”
“老鄉,你的蘑菇咋賣哦?我用兩件舊衣服換你的蘑菇干不干?”“可以嘛,但只能換3斤哦!”成都游客曹女士看著鮮嫩的蘑菇,與該鎮的楊志貴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用自己平日穿不上的舊衣物換得了3斤鮮蘑菇。
“大姐,我用這台小型洗衣機換你的雞蛋可以不?”“你打算換好多個嘛?”“不講價,40個。”“換嘛!”成都游客趙女士帶來了家中閒置的小型洗衣機,在村民吳大姐手中換得40個土雞蛋。“這台洗衣機放在屋裡占地方,不如拿到這兒來換點農副產品!”趙女士表示,雖然洗衣機的交換價值還不足30元,但能親臨“以物易物”現場並感受與眾不同的民俗交易文化,她覺得不虛此行。
樂!“金算盤”獲獎土雞蛋
活動現場人聲鼎沸,商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因為交易太火爆,評估師“干瞪眼”和“干豇豆”忙得不可開交,既要對交易雙方的商品進行價格評估,還要對成交的買賣進行統計,同時還要向游人發放獎券,鼓勵游人參加抽獎活動。
在當天交易成功的游客,可憑寫有編號的單據參加抽獎活動,一等獎設“金算盤”一名,獎勵30個土雞蛋;二等獎設“銀算盤”一名,獎勵20個土雞蛋;三等獎設“鐵算盤”一名,獎勵10個土雞蛋。
“這種活動再現了舊時川西壩子獨有的趕集場景,很新穎、很有特色,我們圖的就是好耍。”幾位成都游客稱,“太好耍了!以後我們還會和家人、朋友來安仁趕集。”
據悉,以後每周六上午9:30至11:30,安仁古鎮都將在安惠裡街組織規范的“以物易物”趕集活動。
何駿天 記者 李曉波 實習生 張敏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