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關於出台《瑞安市古村落、古建築保護辦法》與

關於出台《瑞安市古村落、古建築保護辦法》與

日期:2016/12/14 21:52:28      編輯:古建築保護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新要求。然後,文化大建設、文化大發展並不是要像文化大革命那樣一切都要“破舊立新”。我們搞文化大發展不是搞文化大革命,所以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同樣也不能搞“厚新薄舊”。在大力開展文化創新同時,也不應該忘記對我們已有的傳統文化進行有效保護的義務。

      古村落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 ,真實記錄了傳統建築風貌 、優秀建築藝術、傳統民俗民風和原始空間形態 ,是我們文化的源頭與根基 。

       古村落具有獨特的建築風貌 、重要的歷史價值、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特有的古韻氛圍。是人類 “傳統文化的明珠 ”,其文化特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要的歷史價值古村落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歷史文化信息的物質載體它較完整地保留了某一時代或幾個時期的歷史風貌,是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不同文化時期人類的生活習俗、文化理念、宗教與自然環境改造的集中體現,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2.獨特的建築風貌不同的古村落在空間形態和構景方面都獨具風格,是一種特殊歷史時期的鄉村文化景觀。它們大多組景合理,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富有地方特色古民居建築群在建築外觀內部建築結構和藝術裝飾上,也與現代民居有很大的差別在展示出了古人無比的建築技巧和生活智慧這些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對於今天的我們也具有重大的啟示作用。

     3.特有的古韻氛圍古村落文化景觀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等組成古村落一種特有的古文化氛圍這種古韻氛圍是古村落旅游產品中十分獨特和寶貴的組成部分,是古村落旅游的重要依托

     4.深厚的文化積澱古村落的價值不僅僅是古老建築本身,更是其中的文化內涵尤其是那些不表現在外的,由思想態度價值觀和民風民情等構成的“隱在文化”如凝結於古村落生態景觀中的核心內容是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和風水觀念,所以古人對居住地的選擇,十分講究人與環境的協調共榮,所選地址自然環境都十分優美 這對我們今天的新農村建設與城市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然而,古村落具有不可再生性其古民居是一種不能再生的孑遺物質,一旦被破壞,便不復存在雖然可以仿造,但不能再造,而且仿古做舊出來的古建永遠與歷史遺留下來的古跡本身存在著客觀上的巨大差距

      瑞安古村落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民間。

      在營前鄉趙山村有200多間木質結構的古民居,這裡是浙江師范大學在瑞安的“寫生基地”。趙山村位於趙山渡水庫旁,山間空氣清新,村中老房子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輕輕柔柔的雲帶穿梭其間,宛若一幅精致的水墨畫。

     走進在高樓的上澤古村落,就像是徜徉在270多間木石結構古民居營造的舊時夢境中。上澤古村是浙江省現存為數不多的宋代古民居群。從村口進來,必須經過七星墩(皇帝敕封,等同於旗桿),村口孚澤廟前有下馬石,相傳古時文武百官到此要下馬下轎,步行而入瞻仰。古村落現存磚石建築120座270間,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

  湖嶺鎮桂峰的黃林村現有200多間晚清時期修建的老房子,是我市擁有古建築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村莊。但是近十幾年來,這些古老的房子除了因年久失修出現不同程度坍塌外,還有些被人為地拆掉建新房。在古香古色的老房子間冒出幾幢混凝土結構的現代建築,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當前,對於瑞安的這些古村落來說,與全國其他地區一樣,同樣存在下面幾個令人憂慮問題:

      一是自然性破壞瑞安屬於多雨多風的地區。由於風雨侵蝕和洪水泥石流台風等自然力的破壞,再加上古村落建築的土木結構,抗風雨侵襲及抗災能力差,眾多已無人居住的名宅祠堂面臨著倒塌的威脅;原有的裡巷民宅地貌水系植被缺乏必要的保護,其歷史特征和 傳統文化 風貌也將很快消失殆盡

      二是建設性破壞古村落經歷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盛衰,許多建築物本已十分陳舊殘破。然而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道路建設的不斷推進,許多古建築遭到嚴重的損毀,甚至許多已經消失。這是我們文化建設的一大損失。

  三是生活性破壞古村落裡的居民,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向往現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有了點積蓄之後便買車蓋房殊不知,現代 交通 工具的使用給古村落原生道路和橋梁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而古村落居民自發的建築整修所使用的新的建築 材料 ,也割斷了傳統風貌的延續
  
      四是保護不力,資金投入較少。雖然瑞安市對一切古村落也采取了一些保護措施,然後,由於資金投入少、管理力量薄弱,對於古村落的保護並沒有產生良好的效果。

    鑒於上述現實,對於瑞安市古村落保護與旅游開發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是盡快出台《瑞安市古村落、古建築保護辦法》。加快搶救和保護古村落,推動古村落保護工作走上法制化軌道。建議在《瑞安市古村落、古建築保護辦法》中應該將古建築和古村落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對具有保護價值的古村落、古民居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評估分類,列出保護名單。

     2、要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在保護為主的基礎上,利用古村落獨特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事業,增加旅游收入,為今後大面積保護整治古村落積累資金,提供經濟基礎,形成保護、整治、開發的良性循環。

      3、加快古村落旅游業的發展,當然這一工作要由政府主導,規劃先行,避免盲目化政府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政府導向性投入古村落旅游它是一個系統工程,規劃必須先行為避免陷入新一輪“保護性破壞”的漩渦中,政府必須發揮其主導作用,組織專家為古村落旅游把脈,對古村落旅游景點實行區域化布局和差異化規劃設計同時,任何一種資源的開發都會對原先的狀態造成變化或破壞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關鍵是要在發展中如何保護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這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因此,在規劃中,我們必須遵循整體保護原則,堅持有機更新,保持古村落的 歷史 可讀性

    4、突出特色,保護原真性,避免城鎮化如今消費者對旅游的需求更趨於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古村落旅游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保護古村歷史文化的原真性,不能盲目跟風拆除一些不協調建築,恢復古村落的原生環境,保持它的歷史可讀性以及它的“原汁原味”和歷史滄桑感,保持村寨的原始風貌以及當地居民仍有的傳統社會風尚淳樸厚道的自然秉性,真正體現“人住農家院,享受田園樂”,才是成功的古村落旅游開發

     5.規范 管理 ,塑造品牌,避免程式化目前以古村落為資源憑借開發的旅游產品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娛樂性不足,參與性不強”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各地紛紛開發了“農家樂”旅游項目,雖說該項目對旅游者有些吸引力,但畢竟是“小兒科”的東西,且該產品的專營性不強,各地競相效仿,產品已做得太濫,失去了吸引力如何進行產品創新,走內涵式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古村落旅游開發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開發策略上,應根據所處的 地理 區位,依托各自的資源優勢,確立不同的開發思路,通過采取切實有效的舉措,來規范管理打造精品塑造品牌,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古村落旅游才不會是昙花一現

     6注重和諧傳承文化,避免過度現代化遵循景觀 美學 原則,注重人文與自然的和諧融合傳承傳統民族民俗文化,嚴格控制開發性建設為了保持古村落的景觀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古村落內不應建設新的旅游設施,那怕是完全與原有建築保持一致,也應當盡量避免這是因為古村落是一個歷史遺產,破壞了原汁原味,就大大損毀了它的特色和文化價值古村落周邊影響景觀和諧的服務設施也是越少越好,對游覽道路系統和少量的必不可少的服務設施要作好規劃如果沒有科學的規劃和管理,盲目地開發只能加速生命力的消亡

     7.協調沖突,加大參與,提高古村落居民的生活質量現在許多地區的旅游開發策略,往往把居住在古村落的居民看作是過去時代的圖畫,一種純潔原始靜止不變的文化旅游開發者似乎認為“過去”就意味著傳統真實,於是便與古村居民要求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發生沖突,大批原居民搬離古村其實,當地人是當地文化的傳承者,離開了其中居民的活動,古村落的特色和生命力也就無所依附了,古村裡沒有了人與人人與景的融會貫通,古村落的“古意”也將蕩然無存所以,要把改善古村居民的生活條件,提高古村居民的 社會 經濟 利益放在第一步尊重當地居民的意願,保護他們的利益,調動村民居民參與保護性開發的積極性,修復古村古 建築 總之,可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利益主體的意願決定的,因此只有在各利益主體緊密合作的條件下才能實現目標

  8.保持傳統氛圍,控制游人密度,平衡古村落 環境 承載力環境承載力或稱環境容量環境忍耐力,本是一個生態學概念,引用到旅游和景觀資源管理中,就是指某一風景區的環境在一定時間內維持一定水准給旅游者使用而不會破壞環境或影響游客游憩體驗的開發強度作為人文旅游資源的古村鎮,當其成為著名景點時,其旅游者數量控制更顯重要很明顯,若古村鎮的小巷裡擠滿了游人,小巷的幽靜就蕩然無存了,而且,游人太多對文物的破壞也很明顯,因而應適當控制游人數量和景點的游人密度如不能適當控制游人即時流量和著名景點的游人密度,這些景區景點的旅游潛力將大受破壞,那時再談保護就比較困難了,對游人的吸引力也大為減弱,古村鎮的可持續開發利用也就失去了根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