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區“一普”新增革命文物75件
日期:2016/12/14 12:03:22   編輯:古代建築李敏烈士英勇就義時被綁的木柱
記者從鄞州區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鄞州區扎實有效推進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以下簡稱“一普”)工作,成效顯著,共有4500余件可移動文物登錄國家文物局普查平台,其中,新認定革命文物75件(包括珍貴革命文物31件),這些革命文物是鄞州人民在民族危亡時奮起革命的歷史見證,是鄞州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鄞州區對全區可移動文物進行了藏品定名、斷代、丈量、稱重、拍攝、鑒定等相關工作,采集、輸入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和圖片,共完成紙質檔案4788份、圖片檔案14360份。經省專家組鑒定,由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園等單位收藏的一批新認定革命文物中,李敏烈士英勇就義時被綁的木柱為二級珍貴革命文物;舒廷珊烈士的獄中絕筆信、朱鏡我烈士使用過的派克鋼筆、徐嬰烈士給父母的書信和筆記本等30件文物,為三級珍貴革命文物。
此外,昨日會議上還公開發行了由寧波出版社出版、朱素珍主編的《紀念沈光文論文集》和《甬地古建築特色研究》兩書,前者是我市第一部公開出版的研究沈光文文化理論的論文專著,書內敘述了明末清初寧波歷史名人沈光文的生平、以及他對兩岸文化融合所作出的豐功偉績,收錄了近幾年我市對台灣文獻初祖沈光文治學思想與文化精神的大量系統性研究成果;後者是甬地首部古建築理論專著,書內既有針對建築本體保護理念、方法、措施的分析闡述,也有從文化角度探索甬地古建築的鄉土內涵,涉及建築種類豐富,研究角度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