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區高橋鎮新莊村古建築維修施工方案論證會上恢復了一個標志
日期:2016/12/15 1:34:5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承恩寺天王殿壁畫《放生圖》首次亮相,精美的色彩、細致的筆觸,讓人仿佛置身於承恩寺青磚天王殿壁畫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天王殿內北牆東西兩側各繪有“放飛圖”和“放生圖”,畫中主角都是皇帝、皇後以及6名陪伴的侍女。這些壁畫均采用明代瀝粉堆金工藝,繪畫技藝十分高超,尤其兩幅“放生圖”是全國惟一現存的,學術價值極高。鄞州區高橋鎮新莊村古建築維修施工方案論證會上,村內多處明清古跡保存完好,讓人眼前一亮。“新莊村把新村建設與古村落保護相結合,較好地保護了歷史文脈,這一做法值得學習。”我市文保專家對此予以肯定。
是距寧波市區最近的有近千年歷史的文化古村。村民主要姓周,北宋時從上虞遷入鄞西樟村,明初從樟村遷來。鄞州區文保辦主任謝國旗介紹:“村內雖然沒有高聳的馬頭牆,也沒有什麼豪宅大院,然而新莊周家卻是一個在寧波歷史上僅次於鄞東史家的又一科舉世家,從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考中進士的周選開始,出了20多位進士。村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古障樹郁郁蔥蔥,村東南有400多年歷史的周氏祠堂,祠門兩旁立著一對明代雕刻精致的梅園石石獅,祠堂內供奉著周保的牌位,清朝時期及民國時期的消防帽及消防木桶保存完好。相鄰的清朝建築浮石塘廟也格局工整,建築高大寬敞。 北京不少歷史建築被陸續提上復建的議程。本次將被復建的6處建築包括地安門雁翅樓、內城西南角樓、外城西南角樓、永定門城樓及甕城、外城東南角樓、天橋地表標志等。
不應稱是恢復青磚古建築,只能說是恢復了一個標志,讓原來不知道的人可以看到一個輪廓。“這樣做還算可以,比立一個碑醒目一些。整個城市到處是斷垣殘壁,生活在這片廢墟上只剩不到一千人。戰後,蘇聯人主張要建一個新華沙,但華沙理工建築學院的師生們把戰前畫的老城區圖紙拿出來展覽,於是人們逐漸形成了一致的意見,要恢復華沙原有的古城風貌,並迫使政府改變了原來的決定。華沙政府在華沙市設立了100個老建築圖片回憶征集點,整整一年的時間,成千上萬的華沙市民從早到晚排著隊或送交圖片或回憶概況,而大學生和工程師們則認真地聽記繪圖,流浪在國外的波蘭人一下子歸來了30多萬……據後來統計,這一年裡僅記錄用的圖紙竟達幾百噸。
門樓西壁嵌有光緒十九年(1893)所刻一石碑,朝東一面為“勒石永禁碑”,陽面為“禁鴉片令”,陰面為“稻令規約”,即禁止偷盜秧苗,嚴禁攀折樹木,禁摘觀賞荷花,保護田埂、河槽等,如有違者罰饅頭500只。專家認為“這些村規民約反映了當時新莊的民情民風。” 在進行舊村整理式改造時,我們采取古村保護和新村建設相結合這一思路,委托專門的機構做好古村保護規劃,同時邀請文保專家獻言獻策。日本和韓國保留了一些古代的城門城牆,但像崇文門那樣雄偉的,沒有。”舒乙說。白駒過隙。2012年,北京市文物局宣布將投入巨資復建6處北京城標志性歷史青磚建築,且每年要增加10億元用於文物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