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了8000年的百余件跨湖橋遺址出土文物,自2009年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以來,一直靜靜地躺在博物館的陳列室和庫房內“休養生息”,這些年,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來,為的就是一睹這些珍貴文物的“芳容”。
日前,來自上海的文物專家們向跨湖橋的這批高齡文物拋出了橄榄枝——邀請這些文物去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做客”,為它們辦一個特展。
為了確保珍貴文物安全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收到這個邀請後,跨湖橋遺址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文物逐一做了檢查,確定哪些可“出遠門”,哪些只能待在館內“靜養”。最後,43件代表蕭山跨湖橋歷史的珍貴出土文物被送往上海參展。
這些文物中,有不少可是重量級的,比如其中的一枚骨針,最大直徑2毫米,針孔直徑更小於1毫米,采用雙面鑽孔技術,可謂巧奪天工;再如一些陶缽、陶罐,其上的紋飾已相當豐富,顯示出跨湖橋先民的無比智慧。
與此同時,蕭山還派出一支強有力的安保力量對文物進行全程護送。目前,這批文物已經到達上海,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進行精心布展後,將於5月18日起,免費對外開放展覽。
據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地志性博物館,專門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標本,對地方自然環境、資源、社會歷史發展和建設成就進行研究、陳列,在文博界有一定的地位。跨湖橋遺址博物館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文化交流與融合,打響蕭山文化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