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史名園修繕十六項古建
日期:2016/12/14 11:58:54   編輯:古代建築 未來一兩年內,11家市屬公園中的16項文物古建將修繕一新,包括北海公園西天梵境大慈真如寶殿、天王殿等建築群修繕工程,頤和園園牆搶險修繕、涵虛牌樓修繕等工程,天壇公園雙環亭建築修繕工程,中山公園中山堂地面修繕工程等。近期,在文物部門支持下,景山公園壽皇殿等修繕工程已經啟動。
昨天,市公園管理中心發布市屬公園文物古建保護成果。近年來,市公園管理中心推動一批文物古建的收回和保護利用。2015年,啟動了頤和園、北海、中山公園等文物古建修繕工程10項,一般性項目43項,完成古建修繕3萬余平方米,古建圍牆修繕近1300延米,古建院落開放面積增加6000平方米,帶動景區開放近1.6萬平方米。
據介紹,11家市屬公園都是北京的歷史名園,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兩處,全國重點文物單位8處,市級文物單位6處;共有各類古建1274處,其中1055處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皇家名苑、祭祀神廟、革命舊址、名人墓園等。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市屬各公園實施各類文物修繕共120余項,共14萬平方米。
目前,11家市屬公園全部制定了《文物保護規劃》。市公園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將全面實施市屬公園文物保護及管理利用,以發揮文物古建群落在公共文化服務、社會教育實踐、北京旅游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北京歷史名園的景觀效果和文化價值,拓展游客市民的參觀游覽空間。
今年,11家市屬公園計劃開展16項各類古建修繕項目。其中,在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導和支持下,景山公園壽皇殿,北海公園西天梵境大慈真如寶殿、天王殿等建築群修繕工程已於近期展開;香山寺、北
海西天梵境、中山公園社稷壇神廚、神庫等項目今年即可完工。
“在這些文物古建完成騰退修繕後,我們將把重點放在文物空間的利用上。”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已著手編制歷史名園古建文物保護規劃,建立科學系統的歷史名園保護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
三年前,景山壽皇殿建築群一期騰退交付。近期,在國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該建築群修繕工程已正式啟動,預計2017年完工。
壽皇殿是皇家舉行喪儀和祭祀活動的場所,還是皇家珍藏帝後珍寶遺物的庫房,曾經珍藏著許多帝後生前使用過的日常用品。壽皇殿為修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古建築群,是中軸線上除故宮之外的第二大建築群。此前一
直被北京市少年宮占用。該建築群占地52318平方米,其中2013年12月已交付的一期共計占地面積21256平方米,東西寬度為141.16米,南北深150.58米,內外雙重圍牆,形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城池,總建築面積3797.68平方米。
西天梵境,是北海最負盛名的景區之一。去年9月經市文物局批准並投資,西天梵境景區開始整體修繕。
此次修繕范圍包括華藏界牌樓、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等8座古建築,總面積為2125.93平方米;修繕內容包括建築大木構架、屋面、木裝修、燙蠟、油飾彩畫、琉璃裝飾構件等。
據介紹,目前景區鐘樓、鼓樓屋面修繕已完成;天王殿、東配殿、西配殿屋面已處於瓦施工中。其中,最主要的大慈真如寶殿由於涉及到特殊木材,並且施工技術比較復雜,目前處於木構架整修階段。
目前,整個工程已接近完成總任務量的35%,修繕工程預計年內完成,之後景區將向游客開放。
位於中山公園社稷壇西南角的神廚、神庫,年久失修,去年年底已開工修繕,計劃於今年9月底之前竣工。這裡曾是明清兩代用於安放太社、太稷神牌及有關陳設、祭器、廚具和制作祭品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