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文物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長治市城隍廟、觀音堂、六府塔的保護修復工程主體已全部完工,上黨門修繕工程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6月完工。屆時,長治市四大古建築將重現歷史風韻。
據了解,潞安府城隍廟,距今已有720余年的歷史,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府城隍廟,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前,曾經多次不同規模和程度不等的修繕,特別是2009年以來,潞安府城隍廟項目被納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山西南部早期建築保護工程,累計爭取國家經費1638萬元,完成山門、玄鑒樓、獻亭、中大殿、寢宮、東西耳殿、東西角殿及後院水池等本體修繕工程,並且完成了管理用房建設、院內及神道鋪設、消防通道建設和管網鋪設等。今年4月以來,城隍廟項目主要實施了宏門地面牆面養護維修、縣城隍廟山門搬遷修繕、縣城隍廟東廂房修繕、六龍壁修復、東西兩側消防通道及大門和游客服務用房、仿古圍牆、文化牆等10余項建設項目,總投資279.25萬元,實施拆遷29戶,拆遷建築面積1600余平方米,9月底前已全面完工。上述項目的實施讓城隍廟的環境大為改觀,目前文物部門正在籌劃開展陳列布展等項目,以更好地服務於群眾文化生活,發揮文物陳展在城市中心區的獨特作用。
觀音堂位於長治市郊區大辛莊鎮梁家莊村,建於明萬歷年間,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儒、釋、道三教人物的圓塑、懸塑、泥塑像500余尊,塑像技藝精湛,內容豐富。今年5月至9月,在面臨工期短、工程難度高、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觀音堂項目完成了包括山門、戲樓維修、瘟神閣維修、安技防工程、環境整治等20余項工程,總投資218萬元。針對群眾反映觀音堂觀音殿空間小、文物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等問題,經多方征求意見,將原來的觀音堂庫房改造為展廳。現在,游客不需要進入觀音殿,在展廳中就可以欣賞到精美絕倫的懸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