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月茶花盛開期間,五色茶花吸引不少游人駐足觀賞。
“朵朵顏色不同,而且十八朵花形狀朵朵不同,各有各的妙處,開時齊開,謝時齊謝……”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段對山茶樹極品“十八學士”的描述。近日,有市民報料,西山雕花樓內也有這樣一棵神奇的山茶樹,能開五種顏色的花。
記者昨天在西山雕花樓內看到,這棵山茶花樹高六七米,由於剛剛過了花期,上面只有幾朵即將凋謝的花,但還能看出有白、粉紅、玫紅等幾種顏色。雕花樓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株五色山茶就是“十八學士”,是山茶花樹中的上品,已經有200多歲了。據介紹,西山雕花樓也叫仁本堂,是抗金名將徐徽言後人的宅子,這棵山茶花樹是1855年被當時的徐家主人從雲南移栽到這裡的。那麼多年過去了,每到開花季節,樹上依然開滿五色山茶花,有白、黃、粉、紅、玫五種顏色。茶花的花瓣是復瓣,大紅色的花朵裡有幾瓣是白色的,白色的花瓣上有幾絲是粉色的,有的花半瓣黃色半瓣閃金,五彩斑斓。
1855年移栽進園,到如今也才只有150多年,怎麼會推斷出200多歲的樹齡呢?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棵樹下有一塊兩米高左右的太湖石,根據園林建築的一些習慣,主人建園子時這棵樹應該比石頭要高,“一棵3米高左右的山茶花樹至少也得50年的樹齡,所以我們推斷至少有200歲了,具體還要請專業部門來鑒定。”
記者了解到,有年頭的“十八學士”在蘇州共有兩棵,除了西山雕花樓內的這棵,另一棵在拙政園內。山茶花象征著純潔清麗、喜慶吉祥和雍容華貴,也代表著園子主人高雅的品位。據介紹,坐落在西山堂裡村的仁本堂,歷史比東山的雕花樓要長,其深宅大院的風景與精娴的雕工技藝令人贊歎不已。仁本堂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曾有五進七落七天井,眼下的仁本堂是徐氏後人在康熙、乾隆、鹹豐、道光四朝陸續添磚加瓦而成。古韻彌漫的大樓是香山幫建築的傑出代表,3000多件缤紛奪目的雕刻,讓游客玩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