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開展重點提案督辦活動,對在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民進蘇州市委遞交的提案《關於加強我市古村落保護利用的建議》進行督辦。市政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曹新平在督辦座談會上說,古村落就是活文物,是我們的精神歸宿,保護利用好古村落,就是保護好那條“回家的路”。
副市長俞杏楠參加活動並作相關情況說明。
蘇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古鎮、古村落三位一體,形態完備,文物遺存數量多,價值高,內涵豐富,這在省內乃至全國同等城市中都不多見。我市現有2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1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周莊、同裡、甪直、木渎、沙溪、千燈、錦溪、沙家浜、東山、鳳凰、黎裡、震澤、古裡),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陸巷、明月灣、楊灣、東村、三山村),12個國家級傳統村落(陸巷、明月灣、楊灣、翁巷、三山島、東村、李市、衙甪裡、東蔡、植裡、舟山、歇馬橋),2個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另外還有一批蘇州市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控制保護古村落。
近年來,我市在古村落保護工作上做了很多探索,很多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超1.8億元用於古村落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改善了村民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同時,吳中區也制定了古村落保護計劃,五年內計劃投入3.5億元用於古村落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當前列入保護重點的楊灣、東村,抓緊制定和實施核心區的保護整治提升方案,及時完成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並開展整體風貌保護工作。針對“點狀”保護的堂裡、東西蔡、植裡、甪裡、後埠、翁巷,2016年底前完成村口風貌、污水處理、三線落地、消防設施、河道整治等工作。針對保護利用和村莊整治已初具成效的陸巷、明月灣、三山島、舟山村,繼續做好村莊整治,不斷提升優化綜合環境。伴隨著古村落進一步得到保護與利用,不少古村落成為蘇州旅游的熱點地區。2013年到2015年,進入陸巷古村的游客人數分別是45.8萬人次、51.7萬人次、58.4萬人次,每年遞增近13%,旅游門票收入分別是255.7萬元、300.3萬元和402.7萬元。
近年來,市政協始終關注古村落保護利用的進展情況。
市政協主席會議就保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進行專題協商。去年,市政協主席會議就合理利用我市傳統村落進行專題協商。今年初,民進蘇州市委在對7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實地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關於加強我市古村落保護利用的建議》,針對當前古村落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被列為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重點提案。在昨天的督辦活動中,督查組實地視察了東山鎮陸巷村和楊灣村,在隨後舉行的座談會上聽取了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對我市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情況的匯報和民進蘇州市委相關負責人對提案情況的說明。
曹新平要求,更加深刻地認識古村落保護利用的重要意義,更加深入地分析古村落保護利用面臨的問題,更加務實地拓展古村落保護利用的具體做法,更加有效地調動原住村民參與保護的積極性。政府要做好道路、停車場、保潔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醫療等公共配套服務,在不破壞現有風貌的前提下鼓勵村民改造房屋內部設施,盡量滿足原住村民提升生活質量、改善居住條件的迫切要求。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宣傳古村落的特色產業和潛在價值,突出原生態的江南古村落的魅力和不可再生性。同時,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流人口回村居住,尤其要鼓勵大學生回村創業,給農村注入新鮮血液和發展動力。
市政協副主席周向群、張昕參加督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