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大連城建局擅自修百年勝利橋

大連城建局擅自修百年勝利橋

日期:2016/12/14 11:55:33      編輯:古代建築
    原標題:大連城建局擅修百年勝利橋:稱不知是文物,被叫停仍施工 

                    勝利橋(當時叫“日本橋”)舊影。資料圖 
    遼寧綏中“最美野長城被抹平”事件剛過,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又接獲大連市民爆料,稱大連市一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日本橋舊址”涉嫌遭違法維修,橋體外立面鋼筋混凝土結構被鏟掉,直接用水泥塗抹橋身,歷史風貌疑被破壞。 

    澎湃新聞近日通過遼寧省和大連市兩級文物管理部門證實,此次負責維修“日本橋舊址”的單位是大連市城市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大連市城建局”),維修項目並未報批。制作施工設計方案的單位,也不具備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 

    對此,大連市城建局基人關人員10月31日稱,此前並不清楚勝利橋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外立面多次有東西墜落。 

    然而,維修目前並沒有停下。大連市城建局稱,橋下是鐵路,如停工無法避免安全隱患,只能待維修完橋體內部後,再對外立面進行妥善修繕。 

    市民舉報大連市文保單位遭破壞 

    “日本橋舊址”位於大連市中山區上海路與西崗區團結路交匯處,即現在的勝利橋。橋下是曾經的“南滿鐵路”。 

    2013年3月,大連市政府公布了大連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42處,“日本橋舊址”位列其中。 

    這是一座見證了百年風雨的橋,被稱為大連的“城市起點”。19世紀末,俄國人在大連境內的南滿鐵路深溝上面架起了一座長27米、寬3.6米的跨線俄式木橋,這是大連歷史上最早的跨線橋——露西亞橋(日本人對這座橋的稱謂)。 

    日俄戰爭之後,大連作為“南滿鐵路”的重要城市,被劃入日本殖民者的勢力范圍。俄軍撤離大連時,對露西亞橋進行了破壞,日軍占領大連後進行修復。 

    1907年,日本人將木橋拆除重建,歷時近一年建完,命名為“日本橋”。日本橋總長97米,寬22米,為米蘭式鋼筋混凝土連續五跨實腹無鉸拱橋。橋基、橋柱、橋欄、橋頭一律為花崗巖砌築,並在上面精心雕刻出文藝復興式花紋。當時大連的有軌電車也從橋上通過。

  大連市民王先生爆料,大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日本橋舊址被擅自維修。圖為卸下來的鋼混結構雕花建築構件。王先生供圖

    近日,大連市民、文物保護志願者王先生向澎湃新聞爆料,有施工人員對這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拆修。因認為維修方式簡單粗暴,王先生懷疑維修項目沒有獲得文物管理部門審批。 

    “我9月初就發現他們在施工,把橋體外立面原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鏟掉,直接用現代建築材料水泥塗抹橋身;後期又發現他們定制了一批塑鋼材質的雕花構建,准備用這些來替代老橋原有的雕花裝飾構建。”王先生對澎湃新聞說。

 

    大連市城建部門擅自維修文物一事被遼寧和遼寧省市兩級文物管理部門確認,目前責令停工整改。然而施工工程並未停止。澎湃新聞記者羅傑圖
    

   設計單位不具文物保護工程資質 

    10月25日,澎湃新聞就此事先後聯系遼寧省文化廳文物執法處和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文物管理處。兩個單位負責人均確認,此次對勝利橋進行的維修,在施工前未進行任何項目報批,屬於相關部門的擅自維修行為。 

    兩個單位同時明確告知,負責此次維修項目設計和施工的單位是大連市城建局。大連市城建局也是“日本橋舊址”的使用單位。 

    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文物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表示,“十一”之前他們接到了市民舉報勝利橋施工一事,經過調查發現,整個維修項目沒有報批。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使用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對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應當報登記的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准。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針對“擅自維修”一事,大連市城建局基礎設施項目處的相關負責人10月31日對澎湃新聞解釋,他們此前並不清楚勝利橋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只知道這是一座百年老橋,由於年久失修,橋的一些部位存在安全隱患,外立面多次有東西墜落。 

    “鐵路部門(沈陽鐵路局)2013年就找我們,提出希望能夠盡快維修,早日解決問題。我們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財力來設計施工方案。也是想按照‘修舊如舊’的方式來修橋。”這名負責人說。 
    澎湃新聞從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文物管理處拿到的大連市勝利橋維修工程施工圖設計方案顯示,這一方案由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橋隧分院制作出具,完成時間是2015年2月。 

    “實際上是城建局找錯人了,這家設計單位並不具備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而且市城建局不了解事關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需要先向我們申報。”上述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文物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這暴露出了文物保護單位使用人在法律觀念上的缺位。 

    根據國家文物局2014年4月8日公布的《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是指為文物保護工程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勘察測繪、制定保護方案、工程設計及工程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技術經濟分析,編制保護規劃,並提供勘察成果資料、設計文件及規劃文件的活動。 

    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申請資質及業務范圍,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後,在許可的業務范圍內從事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活動。 

    而根據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等級分級表,設計單位必須具備三級(丙級)以上資質,才可以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保養維護工程、搶險加固工程、修繕工程的方案及施工圖設計、保護規劃編制。 

    澎湃新聞從國家文物局網站上查詢獲悉,整個東北三省具備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單位資質的只有一家,就是具備乙級資質的遼寧省文物保護中心。 

    調查期間,省市兩級文物管理部門均叫停了對勝利橋的維修施工,責令大連市城建局按正常程序申報維修項目,整改設計施工方案。


    此外,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文物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也向澎湃新聞透露,他們組織專家對已修繕的橋體部分做了技術鑒定,得出的結論是:沒有破壞文物主體結構,也沒有明顯破壞文物的歷史風貌。 

    然而,就在省級兩級文物主管部門都明確已叫停施工責令整改後,澎湃新聞注意到,截至10月31日發稿時,仍有近十名施工人員在對勝利橋進行維修施工。 

    為此,澎湃新聞10月31日再次致電大連市城建局,得到的回復是,確實還在對勝利橋的內部結構進行維修,因為橋下是鐵路線,如停工無法避免安全隱患,待維修完橋體內部後,會依照大連市文物管理部門的要求,以及大連當地文物保護志願者的建議,對勝利橋的外立面進行妥善地修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