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900歲古井修復資金沒有著落
日期:2016/12/14 12:07:53   編輯:古代建築 900多年了井水依然清澈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福清陽下街道後坂村。在村干部林仁周的帶領下,記者找到了這口有900多年歷史的古井,初看上去,它並不特別,井的四周有些雜草和垃圾,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保護。
據了解,該古井的井欄由整塊石頭打造,外沿呈六角形,內沿為圓形,欄高約0.6米,厚約0.1米,內圓直徑約1米。記者走近一看,井欄上的字跡都看不清了。
林仁周告訴記者,這口井建造於北宋英宗年間,距今約900多年歷史,它是福清所發現年代最久遠的古井之一。“村裡有傳說,這口宋井也是一口官井,村裡也曾經作為福清知府的選址之一。”林仁周說,“以前井大概有5米深,十幾年前,村裡還沒有接自來水,村裡近千口人都是靠這口井飲水。後來由於井底被人用石頭填了,現在可能不足兩米深了。但這口井現在還有出水,而且水還是很清澈,附近村民還會到這提水來洗衣洗菜。”
2萬元保護經費沒著落
後坂村村支書林後旺告訴記者,村委目前已將古井的保護修復方案上報給福清市文體局和陽下街道。“保護修復方案主要有:把古井上的字跡描清;井在村道邊,且井蓋常年開著,這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到時會做一個保護的蓋子;在井的旁邊做幾個休閒凳子,路邊再修個欄桿,還准備把緊挨著的一小塊菜地買過來,種上樹;把井底的石頭取上來,等等。”林後旺說,“這修復工程前後做好大概要2萬元,但是村財每年收入才一兩萬元,所以現在村裡也沒資金做這個工程,我們現在先把這古井四周的雜草等先除掉。”
福清市陽下街道對後坂村的古井修復計劃曾做出答復稱,這口古井確是福清市政府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所公布的不可移動的文物古建築之一,但未定級。為了能更好地保護文物,目前已與後坂村委溝通,要定期維護古井周邊環境衛生,同時再籌集一些資金,在其周邊修建欄桿等,真正把這口古井保護到位。